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历来是国内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其中,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民间借贷又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对我国民间借贷的研究中,高利贷又一直是大家热议和争论的话题。高利贷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高利贷在造成农村贫困、加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过程中又是担当着怎样的一个角色?它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工具吗?它是加剧贫富两极分化,造成农民陷入贫困陷阱的罪魁祸首吗?本文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伪满洲国1国务院实业部临时产业调查局所做的东北地区农村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深入研究和分析了我国近代农村中村庄的贫富分化程度与民间借贷之间的交错因果联系。在实证研究过程中,文章利用满洲产调数据,在经验假说和经验理论的基础上,并考虑到基尼系数的内生性,本文构建了一个两方程的联立方程模型,第一个结构方程主要是基尼系数(gini)及其平方项对利率(R)的方程,第二个结构方程主要是利率(R)对基尼系数(gini)的方程。而构造联立方程解决内生性问题的难点和重点是工具变量的选择和结构方程的识别问题,在本文的联立方程模型中,本文选取对R不显著但对gini显著的“村庄规模”作为了第一个结构方程中gini的工具变量,并选取与R水平直接相关但与gini不显著相关的“社会网络”(network)作为第二个结构方程中R的工具变量。工具变量的问题解决以后,就要看结构方程的识别问题,容易知道,模型中的两个结构方程均为过度识别。当这两个主要难题被解决后,然后,就可以按照研究联立方程模型的一般顺序,用工具变量法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IV-2SLS)去估计联立方程中的两个结构方程。最后,为了使本文的结果更加稳健,在估计和分析了联立方程的回归结果后,本文又对人均收入与农户借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检验,主要看人均收入低的家庭是不是家庭借贷利率高、借贷规模大,即农户过去的借贷多是否导致了其当年的收入低。结果表明,基于村庄层面的数据分析时,民间借贷的高利贷与贫富差距的陷阱假说没有得到本文的验证和支持,相反,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缓解农户的贫困。因为在对比OLS模型时,不论人均收入基尼系数还是人均土地基尼系数,未加入gini^2时,虽gini与R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但当加入gini^2时,gini及其平方项却对R均变得不显著,因此高利贷—贫困陷阱被打破,而且从整体上看,民间借贷利率与人均收入与人均土地基尼系数均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利率越高的村庄,人均收入基尼系数和人均土地基尼系数越小,也就意味着村庄贫富分化的程度越小。更有意义的是,即使在控制了一些常规影响变量后,两个基尼系数仍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影响,即gini^2与R的不显著性以及gini与R的负显著影响并没有改变,这充分验证了民间借贷对农户生活的积极影响。而且我们还可以发现,村庄的商品化或市场化水平对贫富分化的程度有显著的正影响,即商品化或市场化水平越高,贫富分化加剧的趋势越强;亲戚或朋友网络对民间借贷有显著积极作用,显著的负影响系数说明:社会网络越广泛的农户,其借贷的利率也会越低,理论和实际上也越容易获得借贷交易;而且,人均收入、人均耕地以及控制变量中的村庄规模对于基尼系数都表现出显著影响,进一步说明了影响贫富分化因素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基于户级层面的数据分析时,农户的人均收入与农户借贷利率在整体上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关系,农户借贷笔数对人均收入也没有表现出单独的显著性影响,这说明:并不是收入低的家庭借贷利率高、借贷规模大,即农户的借贷行为并没有导致其当年的收入降低。综上,本文的实证结论并没有支持高利贷导致贫困的假说,即本文用数据证实并澄清了高利贷与贫困陷阱的关系。而且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回归中,本部分回归运用家庭层面的户级数据又进一步分析了民间借贷与贫富差距之间的关系,即农户的借贷行为并没有直接导致其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