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式家具源起两宋,形成于明代中晚期的吴中一带,于明晚期和清早期发展到高峰,并不断发展和沿革。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发展到顶峰的作品,在世界家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和鉴赏角度,多维度地研究明式家具的艺术风格,以期揭示明式家具艺术的本源与文化基因,探讨传承与创新思路及在家具设计中的启发。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研究了明式家具艺术风格形成前生活方式的变迁,以揭示明式家具艺术风格产生的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研究聚焦于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这一关键时期,提出促使这一过程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和古印度佛教文明的影响,并提出中国陈设中心三次转变的学术观点:以席为室内陈设中心;以床、榻为室内陈设中心;以桌或桌椅为室内陈设中心。明式家具艺术是在以桌或桌椅为室内陈设中心的背景下形成的。并揭示了明式家具艺术中坐具的发展本源,从源头上揭示了交杌的由来,椅子的形成,以及床、榻的异同。2.从文物考古、艺术史的角度,基于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形成前期、形成发展时期和沿革时期三个阶段,分析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与成因。指出在宋代家具结构、造型、功能基本发展完备之后,明代前期家具已具备了明式家具艺术风格形成的条件,只是家具依然包裹在富丽繁复的漆饰下。以银代役制度、文人思潮抬头、平木工具刨子等因素促进了明式家具风格的产生。3.从艺术和设计角度,基于明式家具的实体层面的器和精神层面的道两个层次研究分析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本真内涵:(1)造型上,提炼出明式家具两种基本的造型(梁柱式家具和束腰式家具)及变化,总结了明式家具的造型特点和线脚艺术;(2)结构上,提出明式家具竖向支撑,横向承托,牙牚加固的受力结构;(3)用材上,提出明式家具讲究就地取材,根据木性合理搭配,物尽其用,充分展现木材的自然纹理,表现了中国古代工匠朴素的“材美工巧”的自然观;(4)功能上,明式家具承载的首要功能是政治与社会功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礼器”,其次才会考虑健康和舒适,而舒适是次于健康才会考虑的功能因素。明式家具在满足等级和礼仪的需求之后,更重视“健康的舒适”。4.从设计角度,通过对当今世界设计趋势的分析,首次提出了“设计大同”的设计概念,以描述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设计风格趋于多元共识的状态。提出明式家具艺术传承创新的思路:一是传统家具风格的传承与发扬,二是面向现代生活的创新与革新。通过沙发、长桌系列、F凳、沙发榻等家具设计实践,尝试将明式家具艺术风格的相关元素与文化基因呈现出来。结合国内的部分成功设计作品,从造型、结构和材料三个家具基本要素角度探索分析中国家具传承创新的实践,提取有益经验,对中国家具发展之路提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