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他的创作风格大致经历过一次明显的变化:即由1986-1992年的先锋叙事转变为1992-1995年之后的现实叙事和民间叙事.伴随着这个转变,余华从热衷于玄幻缥缈的"怎么写"过渡到沉稳扎实的"写什么",他的笔触集中投射到关注人生、关注生存、关注命运的领域,投射到民间中国的命运叙事,产生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堪称经典的优秀之作.从意蕴和思想指向上来看,他的小说凸现了生命与命运的鲜明主题.本文通过对荒诞、欲望、暴力、隐秘、偶然、梦幻、孤独和死亡这八个内涵的逐一分析,揭开余华小说命运主题的面纱.
随着余华对命运主题书写的不断深入,他渐渐发现仅仅指出命运的强大,告诉读者世界是什么样的,并不能使小说达到真正的精神高度.只有找到改变世界、抗争命运的方法,才能实现对芸芸众生的生存救赎,才是最有意义的文化使命.于是,他开始从呈现命运向反思命运、从解构命运向建构生命转变.余华在小说中尝试着从生命的不同角度来抗争命运:《在细雨中呼喊》拉开了个体生命向命运宣战的序幕;《活着》是用"活着"这种生命的韧性来默默承受命运的重压和不幸;《许三观卖血记》是用出卖生命的资源"血"这种无私奉献和勇敢达观来渡过命运带给他的一个又一个难关;《兄弟》则是用真挚的关爱构筑起与命运搏斗的巨大堡垒.
虽然这四部小说中,生命对命运抗争的力度还很有限,未能真正改变个体不幸的人生,但是每一次尝试都是余华潜心思考的结晶.他让我们看到生命在抗争命运的过程中彰显出了无穷的力量.余华书写生命与命运抗争的实质是告诉读者,生命的意义在于通过激发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绝对地服从命运的安排并不是生命存在的本意.生命应该去改变不利的一切,为自己建立最适合发展的条件和空间.抗争才是正确的选择.即使我们目前仍然无法与命运进行势均力敌的抗衡,我们也不能对命运盲目地听之任之,被动地接受冥冥之中的安排,而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尽各种办法积极地面对命运的各种挑战.
可以说,余华最终寻求到了一条人类超越命运的自我救赎之路:
生命的抗争,这其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