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聚类分析法研究安神中药在治疗心悸病方剂中的使用规律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8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悸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西医治疗本病的手段比较多,中医也以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治疗特色,在心悸治疗中表现出较大优势。为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心悸病的临床疗效,本课题对治疗心悸病方剂中使用的安神中药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客观分析。  目的:结合临床典型案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综合分析与总结,明确安神中药在治疗心悸病方剂中的使用规律,以更好的指导临床。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青岛市中医医院心悸病专家门诊,符合心悸病诊断且治疗效果显著的病例98例,收录其初诊处方;同时,收集民国以前方书文献中具有治疗心悸功效的方剂。将所收集的两部分方剂分别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运用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以上两部分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  结果:临床部分根据对98个心悸方剂所使用药物的分析可知,补虚药出现的频次最高,占总频次的构成比为30.86%;其次为安神类中药,占总频次的构成比为22.12%。临床资料中使用总频次>25次的安神中药为高频安神中药,共8味。文献部分在所收集的409个古代方剂中,涉及的中药有229味,使用频次≥20次的药物共有43味。其中,补虚药共有11种,占所有高频次中药使用率的29.76%;安神药共有12种,占所有高频次中药使用率的28.46%。文献资料中使用总频次>20次的安神中药为高频安神中药,共12味。  结论:临床研究和文献研究均发现,在心悸病的治疗中,补虚药的使用频次最多,安神药物的使用频次居第二位,可见安神药物在心悸病的治疗中居于重要地位,可以认为在方剂配伍中处于臣药地位。经过聚类分析发现,治疗心悸的常用安神中药可以分为以下三类:重镇安神类(朱砂、龙齿、龙骨、琥珀)、养心安神类(酸枣仁、柏子仁)、利湿祛痰安神类(远志、茯神、茯苓、石菖蒲)。
其他文献
1·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管理的组织机构在小学应建立在校长领导下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完成各项任务。首先是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德育工作情况、问
所谓组合管理就是实行组长负责制,由组长代替班委协助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组长负责制是将一个班分成几个小组(一般分成4个组),组长通过学生自荐、学生民主选举、或印象+调查+
旅德艺术家。1948年生,安徽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联邦德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就读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1990年旅居德国至今。出国前作品《许海峰青铜胸像》被中国国家博物
【摘要】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在实践中进行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摘要】本文针对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形体与舞蹈》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形体练习的基本功训练、调动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重视舞蹈基本功训练并在实践中让学生展现魅力、挥洒个性、享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气质修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形体与舞蹈课教与学  为了使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具备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素质,
In terms of the exactly nonzero partition,the reducible projection-system and correlation matrices,two characterizations for a rank three operator in a CSL alge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临床可并发结膜炎、咽炎、鼻窦炎、中耳炎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水平,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优势。导师汪受传教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一个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班级里就难免存在个体方面不同程度的差异。由于教育的评价取向总是缺乏全面性与科学性,在某些方面发展滞后的学生便成了
自习课铃声响后不久,我走进了教室,一眼就注意到了班上××同学低着头在吸吮冰棍。开学初,我就宣布过“不准在课堂上吃零食”的纪律,后来也借机会强调过几回。我静静地盯着她
一、前言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而由于对儿童心理问题的不够重视和诸多误解,造成了儿童进入青少年时期更严重的心理疾病,这也是教育中不得不面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