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传媒一种独有的报道方式,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受众提供过崭新的价值观念和丰富的精神象征,得到过受众的普遍认同。 笔者通过对典型人物报道的历史总结发现,现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篇幅和字数不断缩减,报道的人物数量已经从每年的成千上百人减少到了每年几十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所报道的典型人物类型虽然尽量突破过去单纯以劳动摸范和战斗英雄为参照典型的格局,但总体而言,劳动模范、岗位尖兵、党的好干部仍然是媒体宣传报道的主体,多样性、多类型、多色彩、多层次的典型人物并不多见;典型人物报道由始至终都是为配合政治宣传服务的,主要介绍典型人物的先进经验和奉献精神,以正面宣传为主,对受众进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单面灌输,意在树立典型人物的高贵品质和不朽精神。现实背景下受众对典型人物的认同逐渐减少,报道形式日渐式微,宣传效应大不如前。 通过对典型人物报道历史脉络的总结归纳,认清了现实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形势和困境,为什么以前的报道可以得到认同而现在却得不到认同,现实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处于低谷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低分化高整合的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明显出现了高分化低整合的特点,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显著变化,但是典型人物报道没能跟上社会变迁的发展步伐,选取的典型和报道方式不符合目前的社会大背景: 1、政治方面 目前,我国政治方面的最大变化就是政治阶层领域出现的新变化,除了传统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阶层外,又出现了一些新兴阶层,是“一元”基础上的“多样化”和“多样性”。但是典型人物报道没有涉及新阶层,不能满足受众迫切的政治社会化要求,无法担当起新的国民政治思想建设的重任,得不到当今受众的一致认同。 2、经济方面 改革开放以后,政治不平等程度大大下降,而经济不平等程度大大上升。因此,中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并不简单地就是差距迅速拉大的过程,而是经济上的不平等取代了政治上的不平等。但是典型人物报道仍然以政治宣传为主,仍然灌输政治理念,没有抓住现在社会的主要问题——由经济不平等带来的社会问题,没有针对主要社会问题树立有引导性的典型人物,传统报道思路与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不一致,无法满足经济多元化的要求。 3、文化方面 受众现在接受的外来文化信息越来越多,典型人物报道要想继续发挥文化激励作用,构建起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就要通过塑造多层次、多元化的典型人物来规范、引导,防止受众价值观念出现混乱、错位的危险,但是现在的典型人物报道模式远没有达到多元化的要求。而且现在的典型人物报道,对传统价值观念继承有余发展不足,还是一味地强调典型人物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偏离了现在“以集体主义统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导致现在的“典型报道”没有了市场,媒体树立的参照群体无法适应受众业已更新的社会道德文化心态。 在社会分化与社会变动极为迅速的今天,典型人物报道之所以不能得到受众的认同,除了不符合中国目前的社会现实,典型人物报道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所倡导的精神与现时代的受众认知存在矛盾,无法反映时代变迁对于社会利益格局的影响,及由此引伸出的价值判断标准变化;报道两极化现象严重,有失公允;报道的新闻时效性不强。 就目前的典型人物报道模式而言要想在全国范围产生轰动效应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新闻报道方式,典型人物报道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社会需要典型人物报道提供行动参照群体、典型人物报道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典型人物报道可以满足受众归属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我国的典型人物报道要想跟上社会变迁的发展变化,重新得到受众认可,继续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就要立足现实,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真正从新闻价值的角度选取典型人物、树立人物形象、报道人物的典型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