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美国在“重塑政府”与“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背景下首先提出“电子政务”的概念,将电子信息网络与政府政治联系在一起。人们从电子的“单纯技术观”中走出来,发现“电子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正在改变着包括政府与公民关系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因而也真实地在改变着政治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权力关系。这些政治、权力、行政的关系主要被这些概念或名词表现着:公开、透明、知情权、互动、电子服务、信息的可获得性等等。这些电子政府的意义也在更广泛的公共部门被运用着。例如电子校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高等学校,积极推进电子校务,实现运行的规范、协调、高效和低成本,这是推行依法治教和加强高等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现代大学的必然要求。
本文首先阐述电子校务作用以及发展过程,分析比较了国内外部分地方高校电子校务的发展现状,解析了大学电子校务的概念结构,详细介绍了TZ学院电子校务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历经访谈、问卷等形式的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发现自我国高校启用电子校务以来,校内行政服务的效率和工作态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就本文讨论的重点即电子校务所带来的“行政方式”效用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多数参与者没有真正认识到电子校务是行政方式、信息民主化与监督权力实现的重要变革途径等种种“政务”属性,而仍然把电子校务看成是办公电子化的一种形式、工具、技术等,这些观念,恰是电子校务的全面发展最大的阻碍。笔者试图通过传统行政方式惯性、现行行政运行模式、管理参与者的个异心态以及资金因素、安全保障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解剖是什么原因使电子校务在推行过程中举步维艰,提出“电子校务”带来的不甚直观却可能产生深层影响的体制变革效应,这包括利用电子校务来改善校内行政权力、克服原来制度上的弊病、促进大学学术繁荣等等方面。
在目前教育管理和高校管理的大环境下,要实现电子校务的“理想”状态,还需要我们充分评估,深入研究,努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和发展条件,以保障电子校务合理有序的发展。论文从民主、高效、实用的角度探讨了电子校务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应选择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大学电子校务发展维度的概念和内容框架,设计了大学电子校务发展水平分析模型,对电子校务实施的保障措施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更适合TZ学院电子校务发展的途径,拓展到我国构建地方综合性普通高校电子校务的管理模式,在完善监督机制的前提下,实现校务公开的最大化,通过最大平等的信息共享和相对顺畅的沟通平台,实现提升民主管理水平的目标,真正成为新时代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