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颇具魅力,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和语用功能。本文从社会文化视角,在继承和发展Geoffrey N.L,eech(1969,1981)的“文体偏离观”的基础上研究英汉幽默言语,主要探讨两大问题:第一,文化预设与幽默言语的生成有何内在关联;第二,文化预设如何潜在地影响英汉幽默言语的解读。幽默的研究由来己久,文章首先介绍了几个主要概念,然后回顾了西方幽默理论的三个历史渊源:优越论、乖讹论和松弛论。基于这三大理论,很多学科如哲学、美学、人类学、生理学曾对幽默现象进行了研究,均取得很多成果,但似乎都未能完整揭示幽默的制笑机制和文化内涵。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幽默研究也为语言学界所关注,语言学对幽默的研究一般着眼于修辞格、合作原则、关联理论等。然而,这些研究更多地是在研究幽默生成的语言原理,学者们对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研究幽默常感到棘手。这是因为:首先,幽默概念本身的多维性使得研究对象一时难以界定,相关的研究受到阻碍;其次,文化的神秘性在一定程度上令研究者产生望而却步之感。结合英汉幽默语料分析,本研究有如下发现:第一,幽默言语的生成是交际中一方对另一方大脑中先有文化预设的戏谑性偏离所致。人类学认为文化由四部分即语言系统、观念系统、社会系统、物质系统组成(Lesilie White,1949;Ke Ping,2000)。本文研究了发生在每个系统内的偏离现象,如语言系统内的语音偏离、语义偏离、语法偏离、语域偏离、语用原则偏离等等,证实了“戏谑性偏离”是幽默制笑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幽默言语生成的一般模式。第二,鉴于幽默具备明显的民族文化圈特性(孟昭泉,1993:102-103),人们在欣赏来自另一区域、民族的幽默时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自身先有文化预设的影响。研究发现幽默言语的成功解读最终取决于交际一方能否识别其中隐性的戏谑性偏离,文化预设中的共性因素推动幽默的成功解读,而异性因素则可能阻碍解读的过程。本文从语言、社会、观念等系统出发,主要分析了文化预设中的异性因素对原文解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幽默言语解读的一般模式。第三,幽默言语的生成过程与解读过程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幽默的创制、生成往往出于人们欣赏、解读的特定需要,如休闲娱乐;而幽默的解读通常又取决于一方能否识别其中潜在的戏谑性偏离。第四,幽默言语的生成是交际中一方对另一方大脑中先有文化预设的戏谑性偏离所致,“偏离制笑”是幽默的运作机制。幽默言语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能生动地反映特定的文化。从社会文化角度界定幽默言语可以帮助人们更多地发现幽默言语的本质与价值,进而全面、科学地利用该类语言现象。第五,研究还发现“偏离观”不仅适用于诗歌语言的分析研究,而且有助于幽默言语的分析研究。本文对英汉幽默言语所进行的社会文化视角的研究对幽默理论的发展、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有一一定的启示。研究提出的幽默生成和解读的一般模式能突显幽默的文化内涵和制笑机制。文章通过对幽默生成和解读中文化预设的挖掘,提议在外语课堂中充分利用这一特殊输入,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学习中的过度焦虑、增强外语学习者的目标语意识和跨文化语用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此外,跨文化幽默言语的研究有助于充分挖掘其人际功能,有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论文的第一章概述了该项研究,阐述了研究的意义与动机。第二章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第三章和第四章为论文主体,分别研究并解答了提出的两大问题。最后一章总结研究结果,揭示该项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需要,并指出本研究的有待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