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中国2030”是目前至未来中国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应更加关注和重视。青少年作为“健康中国2030”、群众体育、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人物,从多方面做到真正将青少年的体育改革和“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传授体育知识以武装头脑;促进科学锻炼以提高运动能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路径的研究来创新和拓宽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的路径,提高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的有效性,促进体育终身化意识的形成。以甘肃省兰州市城区八所中小学为调查对象进行体育知识获取路径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兰州市城区八所中小学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发现问题所在并得出以下结论:1.在兰州市城区调查的这八所中小学中可知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喜爱程度普遍较高;对所需体育知识的目的明确;将“每天锻炼至少1小时”计划落到实处,严格按照教育部所规定的时间执行体育活动;部分小学与社区合作创办活动并每周进行一下午的时间供青少年学习与锻炼。2.兰州市城区青少年所掌握的体育知识不够全面,且获取体育知识的内容传统,不够新颖多元,造成青少年学习兴趣下降,满足不了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渴望与追求。3.兰州市城区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校内路径的多样性不足,导致青少年缺乏对体育知识的能动性,制约青少年体育能力的发展。4.兰州市城区青少年通过个人体育活动获取体育知识较少的人数主要集中在小学和高中的学生。5.兰州市城区青少年参与校外体育锻炼获取体育知识普遍较少,忽视了校外获取体育知识路径对青少年自身体育发展优势与价值。6.兰州市城区青少年获取实践性体育知识比较难。青少年缺乏与教师、家长的交流与讨论互动环节,缺乏自我反思与分析环节,导致青少年学习效果较差,获取实践性体育知识较少。根据本论文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在向青少年传授体育知识时,应尽可能全面;提高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关注度。学校、教师、政府三者形成合力共同驱动青少年发展,推动“健康中国2030”建设。2.创建青少年获取体育知识路径的多样性与多元性机制;创办面向每一个学生能参加的比赛,锤炼意志,培养良好品质,教化育人。3.个人体育活动不仅能获取体育知识更能提升对体育知识的有效利用率,还能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4.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互补与衍生,应提高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在青少年心中的作用与地位。5.注重实践性体育知识的传授,培养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