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合”本是从生物学中借用的概念,随着多学科的交流与发展而被广泛引用到自然科学、语言学、社会学及人文学等不同的领域。虽然在不同学科中其汉语含义不尽相同,但均指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点的事物在交流过程中相互碰撞、影响而形成的新事物。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兴起,使文学作品和文学译文中的杂合现象受到学术界的日益关注。在文学翻译中,原语和译语在语言、文学和文化方面的相异性,使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两种语言文化系统都必须予以观照,这种既靠拢又偏离的特征正是译文杂合的具体表现。清末民初是翻译小说的收获时期。然而,由于受传统翻译理论所囿,学者们多从“归化”与“异化”、“直译”与“意译”的角度去评价这一时期的翻译小说。杂合超越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赋予了传统译论以新的意义与内涵。因此,本文将从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实例中取证,以“杂合”这一新的视阈来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的翻译小说,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尽管此时的译者们常出于特定目的而对原作进行重组,或着力将某些内容归化,但同时也保留了原作中的一些异质性成分。新质与旧质有机地杂合在译文中,使得译作既有别于原文,也与译语中的现有文学形式有所不同。不论在语言、文学或是文化的层面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呈现出杂合的状态。此外,杂合虽然是文学译文的客观特征与必然现象,但在各种历史因素的共时互动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下,二十年间异质文化的走向经历了排斥到认同过程,译文的杂合度也明显呈现出由低到高的两个不同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