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描述翻译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周瘦鹃短篇小说翻译集《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中的翻译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被称为“哀情巨子”周瘦鹃,身为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其译作数量之多,在当时的译界首屈一指。要了解这一时期的翻译状况,就不能不谈到周瘦鹃的翻译。《短篇小说》一书,作为周文字生涯的一大亮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收集了《短篇小说》中31篇译文及其原文进行对比,将未查找到相应原文的19篇译文作为参照,创建了小型周瘦鹃翻译语料库。在描述翻译学的视角下,探讨翻译文本和它所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使用语料库软件等手段,以量化数据作为支持,描述周瘦鹃的翻译特点。从当时的诗学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找寻这种翻译现象形成的原因。由译前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三个层面来看,研究发现:首先,从译前规范角度,译者选择短篇小说作为翻译对象,是因为其篇幅和消遣效果,更适合刊登于报纸杂志。与传统中国短篇小说不同,西方短篇小说从故事的某个横截面出发叙事,更符合当时读者的阅读需求。周瘦鹃对家庭故事、爱国体裁和鬼怪故事的译介,是对当时国情和民情的反映。对言情小说的偏好,则大部分应该归因于他自身无疾而终的初恋。其次,从初始规范角度,周在《短篇小说》中进行了大量的归化,首先是为了让译作成功地进入译入语文化,以达到开启民智的效果。这也表现出译者对作品销量的重视,对传统文学翻译的继承。值得注意的是,译者在用文言文翻译时,尽量保持了原文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这主要和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文体差别有关。最后,从操作规范角度,《短篇小说》中的翻译技巧主要有增、删、改、音译和注释五大类。这体现出译者对读者接受程度的考虑,对说书场景的模拟,对作品受欢迎程度的重视,对古典小说范式的沿袭,自身审美倾向的影响,和对西方文化的主动传播。本文对周瘦鹃的翻译进行了较系统完整的描述,研究发现,这种看似随意自由的翻译现象背后,实际上有众多社会文化和诗学传统为前因。在考察翻译文本时,不能脱离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孤立地判断其为“不忠实”。作者试图为解释周译本这样的清末民初文学翻译活动,提供一种更为适当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