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的抗震主要有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方法。主动控制法减震制振效果较好,但需要设置专门的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系统复杂且成本偏高。而被动控制法不需要设置专门的监测系统,它们利用结构次要构件的屈服和板件间的滑移摩擦消耗地震能量,原理简单,成本低廉,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较多。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转动摩擦耗能梁-柱节点,在强震作用下,当这种新型梁柱节点处的梁端弯矩超过设定值时,梁柱间将产生有摩擦的相对转动,它们能使结构体系的内力重新分布,使主要构件和梁柱节点的内力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并利用节点处板件间的摩擦消耗地震能,从而改善建筑钢结构的抗震性能。当地震过后,适当调节这些新型梁柱节点处高强度螺栓中的预应力,并借助结构体系自身的弹性回复力和在框架的两锐角对角方向施加适当的拉力,使结构体系重新回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本文通过SAP2000对采用新型耗能梁-柱节点的规则和不规则X形框架-支撑体系和普通X形框架-支撑体系的系列模型进行了罕遇地震波El-Centro波和Taft波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同时分析了新型耗能梁-柱节点的不同起始转动摩擦弯矩设定值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耗能梁-柱节点的起始转动摩擦弯矩取梁端弹性极限弯矩My的0.6倍时,采用耗能节点的20层规则X形支撑钢框架与普通20层规则X形支撑钢框架相比,薄弱层层间位移角最多可降低8.16%,层间剪力减小幅度最大为26.92%,顶点位移最多可降低5.59%,基底剪力最多可降低6.29%;采用耗能节点的30层规则X形支撑钢框架与普通30层规则X形支撑钢框架相比,薄弱层层间位移角最多可降低9.18%,层间剪力减小幅度最大为23.03%,顶点位移最多可降低11.59%,基底剪力最多可降低5.3%;采用耗能节点的40层规则X形支撑钢框架与普通40层规则X形支撑钢框架相比,薄弱层层间位移角最多可降低49.70%,层间剪力减小幅度最大为72.23%,顶点位移最多可降低53.77%,基底剪力最多可降低40.91%;采用耗能节点的30层平面不规则规则X形支撑钢框架与普通30层平面不规则X形支撑钢框架相比,薄弱层层间位移角最多可降低16.02%,层间剪力减小幅度最大为30.10%,顶点位移最多可降低14.85%,基底剪力最多可降低8.39%;采用耗能节点的30层竖向不规则X形支撑钢框架与普通30层竖向不规则X形支撑钢框架相比,薄弱层层间位移角最多可降低7.38%,层间剪力减小幅度最大为22.33%,顶点位移最多可降低8.04%,基底剪力最多可降低7.23%。本文还对不同的新型梁-柱节点布置方案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罕遇地震波El-Centro波和Taft波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全部楼层布置新型梁-柱节点较其它布置方式对于结构的抗震性能改善最多。普通规则40层X形支撑钢框架模型在罕遇地震波作用下,塑性铰分布集中楼层梁-柱节点采用新型耗能节点后,与全部楼层布置新型耗能梁-柱节点相比,采用新型梁-柱耗能节点的楼层层间位移角更大,没采用新型梁-柱节点的楼层层间位移角出现更大幅度减小。竖向不规则30层X形支撑框架在罕遇地震波作用下,塑性铰分布集中楼层梁-柱节点采用新型耗能节点后,与全部楼层布置新型梁-柱节点相比,抗震性能差不多。综合来看,全部楼层布置新型梁-柱节点的结构抗震性能最优越,塑性铰分布集中楼层梁-柱节点采用新型耗能节点的结构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抗震性能同时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