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时空变化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ft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耕地面临着严重抛荒、普遍“占优补劣”、农产品安全与土壤环境污染等诸多现实问题。耕地向来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力的直接因素。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是摸清耕地质量家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第三次全国国土专项用地调查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对确保耕地质量提升,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巢湖市为研究区域,进行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以及时空变化分析。在收集样点数据、各类专题资料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和空间分析技术,划分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单元,确定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特尔斐法(DELPHI)权重并构建隶属函数模型,通过计算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判定耕地清洁程度,最终将巢湖市耕地质量划分为十个等级,并将划分结果与十年前耕地质量等级水平进行对比,分析2008-2017年以来巢湖市耕地数量、质量和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情况,同时对变化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巢湖市2017年底共有77892.24公顷耕地,耕地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高等级耕地(一、二、三等地)共14463.18公顷,占比18.57%,其中,一等地1078.37公顷,面积最少,占比1.38%,集中分布在夏阁镇;二等地5862.74公顷,占比7.53%,主要位于庙岗乡;三等地7522.07公顷,占比9.66%,庙岗乡居多;中等级耕地(四、五、六等地)比重最高,共41188.23公顷,占比52.88%,其中四等地13098.17公顷,占比16.82%,黄麓镇分布最多;五等地13239.22公顷,占比17.00%,大多分布在栏杆集镇;六等地最多,为14850.84公顷,占比19.07%,夏阁镇分布最多;低等级耕地(七、八、九、十等地)共2846.29千公顷,占比28.55%,其中七等地面积最大,有9978.02公顷,占比12.81%,大多分布在槐林镇;八等地7547.66公顷,占比9.69%,苏湾镇分布最多;九等地4060.66公顷,占比5.21%,苏湾镇面积最大;十等地654.49公顷,仅占0.84%,主要位于栏杆集镇。(2)近十年来,巢湖市耕地数量总体提升。与2008年相比,2017年巢湖市耕地面积增加了 30091.86公顷。其中,巢湖市高等级耕地面积共增加8361.32公顷,占比提高了 5.80%,其中庙岗乡高等级耕地面积增加最多,中焊镇高等级耕地数量减少最多;中等级耕地面积共增加14807.57公顷,占比下降了 2.31%,其中栏杆集镇中等级耕地面积增加最多,苏湾镇中等级耕地数量减少最多;低等级耕地面积共增加6992.97公顷,占比降低了 3.49%,其中苏湾镇和柘皋镇低等级耕地面积增加最多,庙岗乡低等级耕地数量减少最多。(3)近十年来,巢湖市耕地质量总体提升。巢湖市耕地质量变化的区域共有耕地质量等级降低、等级不变和等级提升三种类型。其中,巢湖市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面积最多,共有31763.32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0.78%,主要集中在庙岗乡和槐林镇,中庙街道最少;巢湖市耕地质量等级维持不变的面积共有18099.12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23.24%,其中栏杆集镇和炯炀镇数量比例最大,凤凰山街道最少;巢湖市耕地质量等级下降面积共有28029.8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35.98%,大多位于炯炀镇和苏湾镇,天河街道最少。同时针对不同变化类型的耕地提出针对性改良与保护措施。(4)近十年巢湖市耕地土壤养分水平整体稳中有升。其中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逐步上升,有机质高水平的耕地比重增加4.03%,低水平的耕地比重降低了 20.19%;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水平整体较稳定,低水平耕地比重降低了 12.72%;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逐步上升,速效钾含量高水平的耕地比重增加2.49%,低水平耕地比例降低了23.33%。
其他文献
在大力建设智慧城市的号召下,智慧水务的概念应运而生,以水力模型为核心搭建统一的管理系统即智慧水务系统,既能及时感知监测数据,准确模拟出管网当中的水力状况,又能判断及定位一些突发性的工况;既能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提高管网调度效率,又能科学合理地分配水资源,优化管网压力调配,提高水务运营管理水平;所以开展智慧水务系统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中的研究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次研究依托北方某旗县智慧水务系统平台
京福铁路、皖赣铁路、杭黄铁路、黄池城际、黄衢铁路等铁路引入绩溪黄山地区,形成区域型交通枢纽。为了确定绩溪黄山地区的车站布置方案,通过对工程投资分析、速度目标值的分
21世纪初,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城市侵蚀绿地,影响生态环境平衡已经成为一个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而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平衡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绿地率、改善城市微气候、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目前来看,城市公园的功能已经突破了单一的休闲生活模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并从人性化的角度,不断满足人们对城市公园的功能需求,但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与信息快速对流化的大背景下,
近年来,纳米塑料颗粒对生物体的潜在毒性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纳米塑料颗粒的预测环境相关浓度可能处于≤1μg/L范围。尽管如此,生物体在环境相关剂量下对纳米塑料颗粒的响应及其潜在机制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秀丽线虫中的胰岛素信号通路(insulin/IGF-1 pathway)参与调控各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应激响应。生物体中经典的Wnt信号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具有很多生物学功能。本文旨在利用改良的延长暴露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两侧噪声传播特点与规律,探索声环境敏感点的降噪防治措施,以拟建成都地铁5号线工程为研究对象,选取适合的预测模式,确定出各个技术参数并模拟计算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把道德教育融入大学专业课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针对分光辐射度计和CCD相机各自在偏振BRDF实验测量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案.分别利用分光辐射度计和带液晶可调滤光片的CCD相机测量偏振光谱BRDF数据,然后利用分光辐射度计的数据来反演图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反演后的偏振光谱BRDF数据不但准确地描述其波谱特征和材料的均匀性,而且能反映材料的颜色、粗糙度、导电性、纹理和边缘等特征.
试验于2018年3月-12月,在广西大学农场(22°50’N,108°17’E)进行。以玉米品种万川1306为供试材料,按60 cm等行距和28 cm等株距种植,种植密度为52500株/ha,试验采用裂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