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和农民的福利都无法离开公共品的供给,一个地区如果能有效地解决好农村公共物品的短缺问题,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就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一点已经在中国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证明。关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虽不像沿海发达地区那样有效,但是也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本文主要以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变迁为切入点,研究不同供给机制对村庄结构的影响,试图解答转型期农村社区的形成机制。
本文从传统型的庙会这一重要的农村公共事务写起,主要揭示关中农村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依靠户族集体力量进行村庄治理的,村庄的秩序依靠户族来维持的,个人的声音也是通过户族的发出的,日常的社会关系,活动范围是有边界的。第二部分主要从国家主导型公共产品为出发点揭示不同时期国家权力如何渗透到村庄。围绕三个不同的时期,国家主导的公共产品如何影响村庄生活并且存在哪些问题,这一部分主要揭示依靠国家权力介入的公共产品如何发挥作用,国家对村庄控制加强的同时,基层组织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小,村庄民主政治依然没有发展起来。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市场主导的公共产品进入村庄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揭示市场主导的公共产品是实现市场对接单个农户,使得农户合作意识减弱,原子化村庄的形成,无政治成为这一期的重要特征。第四部分则主要通过研究农民在自主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如何使得合作得以存在,从而得出农村协商治理是解决当前农村公共产品困境的一种有效手段,最后通过协商治理升华到村庄社会资本网络的形成,个人民主意识的觉醒能够有力地促发农村向社区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