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ADAMTS4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含I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的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探讨其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对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60名颈动脉狭窄、欲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留取患者入院24小时肘静脉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据病理组织分型将其分为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对照组选自我院体检中心存在动脉粥样硬化但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未见明显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年龄60-80岁,共30名;患者血ADAMTS4水平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按需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感受性曲线)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易损斑块组血ADAMTS4升高程度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稳定斑块组血ADAMTS4水平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型颈动脉狭窄组与非症状型颈动脉狭窄组相比,斑块为易损斑块的概率更高(p<0.05,OR=12.429,95%CI=3.601-42.902),血ADAMTS4水平高组与血ADAMTS4水平低组相比,斑块为易损斑块的概率更高(p<0.05,OR=8.240,95%CI=1.512-22.91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43,95%CI=0.887-0.999。当血ADAMTS4=100.935ng/ml时,达到最大检测效能,灵敏度=83.3%,特异度=1-7.6%=92.4%。结论:ADAMTS4可作为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易损斑块稳定性的潜在生化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等方面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什么是哲学?西方对此讨论众说纷纭,我们古老中华传承的“哲学”却保持着稳定的理论体系,“哲”的概念保存在古老《尚书》里,意思是效仿客观规律提炼出人的控制力的体系,例如
期刊
目的:1.探讨白介素22(Iterleukin-22,IL-22)、白介素17(Iterleukin-17,IL-17)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中的表达及其与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 receptors antibod
一rn梦,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斯芬克斯之,人类从开始自身的历史以来,就一直为它所迷惑,萦绕,它像个魔术师,一方面促进人类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另一方面又常常把人引入歧途.在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