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度在晚潜伏期响应生理特性上的表达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emon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有关听力残疾患者的听觉补偿方法主要为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其验配或调机需要设置听阈和响度舒适级参数。两项参数一般可通过主观行为测试获取,对于缺乏主观行为能力的特殊病人如婴幼儿、智力障碍者则需借助客观的电反应测听(Electrical Response Audiometry,ERA)。然而,ERA目前只能客观检测听阈,对于响度舒适级仍缺乏有效的客观检测手段。随着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使用者的低龄化,为保证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使用效果,如何实现响度舒适级的客观检测已成为当务之急。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AEP)是常用的ERA技术。现有研究表明AEP的幅值和潜伏期特征都与声强或响度有关,但在个体上并不稳定,因此该特征未能成为响度的检测指标。已有动物研究发现AEP的听觉稳态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幅值有习惯化(habituation),且不同声强下的习惯化程度是存在差异的。习惯化在AEP上主要表现为重复刺激导致的响应衰减现象。人耳对声音的响度感知主要由声强决定。因此,AEP习惯化上也应有响度的表达。已有研究表明AEP的晚潜伏期响应(Late Latency Response,LLR)适合用于习惯化研究,因此本文分析了 LLR在响度类别“Most comfortable”、“Loud but comfortable”和“Loud”的习惯化表现,从中提取了可区分响度舒适级和大声级的参数,为响度舒适级的客观检测提供指导。本文首先通过行为测试获取29位受试者在上述三种响度类别所对应的声强值,分析了听觉响度类别与声强的关系。然后,采集相应的多通道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鉴于受试者对实验的适应能力有限,仅19位受试者数据记录完整并可用于后续分析。本文深入研究了响度三个类别在LLR的N100幅值、LLR锁相值(Phase Locking Value,PLV)和小波相干性在习惯化现象中的表达。具体如下:(1)听觉响度类别与声强的关系研究。对29位受试者进行主观类别响度判断,确定每位受试者在响度类别“Most comfortable”、“Loud but comfortable”和“Loud”所选择的声强值,以调整采集EEG的刺激声声强。(2)LLR的N100幅值在三种响度的习惯化研究。对19位受试者EEG采用滚动平均叠加技术展现N100幅值在三种响度的习惯化表现。定义参数Vhab,用以表示幅值衰减速率的习惯化特征。研究发现N100幅值在各响度均存在习惯化,其中“Loud”的Vhab值大于另外两种响度,但仅限于受试者总体平均后的数据。(3)LLR的PLV在三种响度的习惯化表现研究。鉴于(2)中受试者个体N100幅值习惯化表现不佳,因此对原数据进行了 FASTER、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ce Component Analysis,ICA)等多通道降噪技术处理。采用六阶复高斯小波对已降噪数据进行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提取LLR表现最佳时频点的小波系数进行PLVs计算。结果表明,在110ms、5Hz左右时,LLR的PLV在三种响度均有习惯化表现,仅“Mostcomfortable”的PLVs要显著低于“Loud”(One-way ANOVA test,P<0.05)。(4)LLR小波相干性在三种响度的习惯化表现研究。通过六阶复高斯小波计算相邻扫层(sweep)间LLR的小波相干性,并对小波相干性进行扩展平均。研究发现三种响度的小波相干性均有习惯化。分别以1~50、360~410扫层的小波相干性均值为其衰减前、后的对比样本。结果显示,仅频率9.2 Hz、时间范围70~110 ms的小波相干性衰减前、后样本在“Most comfortable”有显著差异(Wilcoxon test,p<0.05)。N100幅值、LLR的PLV和小波相干性在不同响度上有不同程度的习惯化。其中,只有PLV和小波相干性表现出统计差异,可作为响度舒适级的潜在检测参数。
其他文献
背景 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骨折风险明显增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低估了这种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关联,临床研究显示2型糖
如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词几乎已经成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代名词。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未来大势所趋。存储器作为信息的存储媒介,在集成电路中作用巨大。然而,未来需要存储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人们对器件的小型化要求却越来越高,这意味着集成电路的集成密度必须大幅度提高。然而传统的存储器工艺已经无法进一步使器件缩小,这意味着传统的存储方式已经跟不上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存储器的改良或改
目的:探讨在体外实验中,应用B细胞特异性莫罗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siRNA沉默BMI1基因来通过阻断髓样分化蛋白-2(MD-2)/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复合
研究背景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种抗肿瘤药物以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为治疗靶点,但是肿瘤细胞及微环境失去了正常调控,致使肿瘤新
研究背景: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指由机械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后造成脑组织缺损和神经功能改变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由于脑组织结构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它们以与靶基因的mRNA 3’端非翻译序列完全或部分互补结合的方式调控靶基因,之后导致靶mRNA降解
目的:观察交叉电项针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探讨交叉电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有效性,为假性延髓麻痹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有效的试验依据。方法:按照随
花的颜色与传粉者的感知和偏好有关,是"传粉综合特征"中最容易识别的信号。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均会直接影响群落的花色多样性。尽管花色是介导植物与传粉者相互作用的重要
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作为一类新兴的智能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例如化学传感、智能纳米材料、生物光学成像等领域。其中,
研究目的: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手段敏感性欠佳,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较差。虽然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