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考核制度优化研究--以X县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以来,Y市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建立了机关干部下乡扶贫的桥梁,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享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本文旨在对第一书记考核工作进行综合分析,首先介绍了第一书记概念、绩效考核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的背景,使用归纳演绎和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激励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展开研究,对X县选派第一书记背景动因进行解释。结合X县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实际,简单介绍了选派村居划片依据,选派人数以及选派第三批第一书记以来取得的成效,对现在使用的第一书记考核程序和计分标准进行了着重阐述,对考核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掌握情况以及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拓展方式,对现有考核制度从考核主体单一、指标不细化、方式不科学、结果没有区分度、结果和实绩不挂钩以及基础条件的差异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考核制度环境下存在的不足,比如指标不细化导致不会干,考核结果没有区分度导致不想干等,并从明确指标、方式方法和结果运用等方面阐述了导致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意见建议和研究结论,从充实和完善考核内容、建立更加完善的考核制度、保证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加大对考核工作的支持力度几个大方面对下步工作改进方向提出了改进措施,包括明确赋分标准,优化指标设计,发掘“隐形”成绩,增强日常调度,建立坚强的组织领导架构,不断加强对考核工作的力量保障、时间保障和结果使用保障。通过加大群众评分比重和引入第三方机构,保障考核结果真正立场客观、有代表性,从而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有助于第一书记扑下身子干工作,为任职村集体和村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城市已经将轨道交通纳入城市公共客运系统长远发展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公共客运系统的中坚力量,成为了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手段。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所具有的建设周期长、技术和质量要求高等特点,需要找到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方法。而关键链缓冲管理法作为新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能够克服传统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的缺陷,在考虑逻辑
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采访的中外记者时提到了“在本届政府内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的目标。实际上从2013年至今,狭义上的财政供养人员(在编人员)数量确实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只减不增,然而广义上的财政供养人员(在编人员+编外人员)的数量却在不断地增加,在县一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街道机关中情况尤为突出。  编外人员是与在编人员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其存在历史悠久、地域
学位
近年来,尤其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教育部等部委相继出台多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相关政策,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目前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虽不断发展,但发展水平有限,缺乏相关理论研究,未形成完整的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对策,影响院校自身发展实效,制约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水平,阻碍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丰富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提
学位
山东省近年来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对大气污染问题常抓不懈,空气污染问题虽然仍比较突出,但近五年有了显著改善。为持续打响蓝天保卫战,政府各级部门多次印发相关政策文件,切实推动全国各地“煤改气”工作。2020年是“煤改气”项目的决胜之年,其中“煤改气”项目的监管,是项目开展的重中之重,是顺利完成项目目标的保障。  本文的研究起点是“煤改气”项目的政府监管,其监管属于我国市政公用事业中的城市燃气行业,本
学位
公务员在政府职能发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国家行政管理,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的主体,在政府职能发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公务员培训是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修订草案)》,标志着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法制化程度再上新台阶,其中培
学位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其治理成效关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乎城市整体和谐稳定,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无论是“单位制”“街居制”还是“社区制”,社区治理与党政、社会和市场等多方存在利益关联,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党的十九大以来,强化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成为共识,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中崭露头角。作为以城市社区为主要观察对象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的关键节点和主要
学位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日趋增长态势,各种烈性传染性疾病、重大食源性疾病、有毒有害物质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灾害,不仅严重危害到公众健康,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影响,尤其是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其来势之凶猛、蔓延之迅速、传播范围之广泛已经超出以往任何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造成了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到目前为止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仍然没有得到有效
学位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城乡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社区危机治理能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通过此次防疫可以看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的成果既依赖于一线医护人员的持续投入,也依赖于政府、社区及广大居民的共同努力。社区作为城市安全的基石,社区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成为当前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的概念,为当前提高社区应急治理能力提供了新的思
学位
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和攻坚的重要时期,社会格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致使经济社会呈现出多种发展态势,社会整体治安形势变得日益复杂。传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已无法适应社会新时期的发展需要,不断推进社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变得迫在眉睫。  监狱是我国的刑罚执行机关,主要职能是惩罚与改造罪犯,是社会治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亦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学位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农村群众渴望也需要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虽然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文化工作,供需矛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本文通过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等方式,围绕B市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群众的需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以及村镇干部的访谈情况,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对称问题的表现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