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改变,慢性颈痛的人群迅速增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针灸作为一种治疗颈痛的重要方法得到大量临床研究的认可,对缓解慢性颈痛的疗效也得到了一致的证实。但目前国内外对于针刺治疗慢性颈痛的相关镇痛机制的临床研究较少。本课题将通过节段性与非节段性电针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针刺镇痛机制。目的本研究纳入有慢性颈痛表现的患者,通过同神经节段和异神经节段取穴并分别给予强弱刺激量来探寻引起针刺效应差异的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DNIC)机制和闸门控制理论,是对针刺镇痛机制以及机理的深入探讨,对针灸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来自广州各大高校的以颈痛为主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69例,根据随机抽样把患者分为四组分别是:①颈百劳+肩中俞弱刺激组,②颈百劳+肩中俞强刺激组,③足三里+阳陵泉弱刺激组,④足三里+阳陵泉强刺激组。每次针刺前采用痛阈测定仪EP601C对各患者进行痛阈的测定,将比人体自身痛阈的平均电流强度高30%的刺激初步定义为强刺激,比人体自身痛阈低30%的刺激定义为弱刺激。根据所分组是强刺激组还是弱刺激组来计算每位患者应施加的电针电流强度,然后进行针刺并采用韩式治疗仪200E加电,波形为疏密波,每周3次,2-3天一次,每次30min,10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完成后再进行痛阈的测定,观察治疗前后痛阈的变化以及VAS评分变化。并于第1次治疗前、第5次及第10次治疗结束时对受试者进行NPQ、McGill、SF36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观察针刺同异神经节段及给予伤害性和非伤害性刺激的疗效差异。结果(1)四组治疗方案均能明显改善颈痛症状。各组的NPQ量表、McGill量表、VAS量表在治疗后评分均降低,治疗前后的组内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四组治疗对慢性颈痛均有明显疗效。但是四组的NPQ量表、McGill量表、VAS量表进行组间比较时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四组治疗方案缓解颈痛的疗效相当。(2)治疗前后痛阈的组内比较,第1、2、3组患者的痛阈值在治疗后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组痛阈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颈百劳+肩中俞强刺激和弱刺激组、足三里+阳陵泉弱刺激组均能使痛阈降低。但足三里+阳陵泉强刺激组并不能使痛阈降低,其痛阈改动不大。而各组痛阈的组间比较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电针治疗慢性颈痛有临床疗效。2、伤害性和非伤害性刺激同神经节段和异神经节段穴位对慢性颈痛都有明显的镇痛效应,且疗效没有差异。其中同神经节段取穴的镇痛机制与闸门控制理论有关。异神经节段取穴的镇痛机制与DNIC效应相关,该效应为临床远端取穴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