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道周是明代著名学者,一生讲学不辍,著述等身,诗文、理学、书画成就卓然自成一家,在明清之际影响极大。其诗文作品主要收录于陈寿祺编《黄漳浦集》一书,还有一些诗文散见于其它作品中。黄道周自幼治《诗》,受闽南《诗经》学氛围浸润颇深,而后成为《诗经》一房会试同考官,其《诗经》学成就于当时便已获称许。从《黄漳浦集》可知,在黄道周的诗文创作中,引《诗》繁密且引用形式多样。据初步统计,在《黄漳浦集》中,引《诗》高达651次,其中引《风》诗250次,引《雅》诗338次,引《颂》诗63次。《黄漳浦集》引《诗》形式灵活多样,具体表现为直接引用《诗经》原文、灵活化用《诗经》词句、引用《诗经》篇目、类题及主旨等方式;其引《诗》的特点可概括为引《诗》皆以“《诗》曰”起言、引《诗》以倡经世致用、“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引《诗》与他书互证、引《雅》诗多于《风》诗等。黄道周精研《诗经》,《诗经》学著述不少,《黄漳浦集》中即有《<诗表>序》《与孟长民说<诗序>》两篇。分析《<诗表>序》与《与孟长民说<诗序>》,可以了解黄道周将《诗经》与《周易》《春秋》结合起来以建构自己的《诗经》阐释体系的努力及其“诗发于思,思出于性”“见礼知政,闻乐知德”等《诗经》学思想。黄道周引《诗》对其诗文创作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就古文创作而言,其引《诗》说理,使文章理足气盛;引《诗》抒情,则怨刺讽谏,情感充溢。就其诗歌创作而言,其引《诗》或感伤今昔,或论己之思。无论是引《诗》入文还是引《诗》入诗,都体现了黄道周诗文创作中对风雅的追求。黄道周在其诗文中大量引用《诗经》,既是对先秦以来引《诗》传统的继承,又是深受明末治《诗》由“经”至“文”的影响,同时还与其独特的治《诗》经历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