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西铭》伦理思想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c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铭》从宇宙本体论出发重新阐释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哲学的古老命题,认为天与人都具有至善至德之伦理属性。在此基础上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并由此提出达成“民胞物与”境界之途径——道德修养工夫,表现出对传统儒学的超越。文章主要从“太虚即气”、“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二重人性论来分析《西铭》的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从《西铭》的境界论、工夫论、人生观三方面来阐释《西铭》伦理思想层次的展开及其逻辑联系。
其他文献
自1888年恩格斯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发表以来,其理论意义和历史地位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和争论的重要问题。10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未来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各方面都具备了和谐关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面对围绕着人发生的各种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学说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有着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
学位
20世纪的中国,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和挑战,一批具有强烈的文化危机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基于各自的立场,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探询着现代中国的出路。如何对待中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