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空间布局及其市场影响因素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zw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居民对生鲜食品品质要求与日俱增,保障易腐农产品安全的冷链物流也在市场需求扩大中迎来行业发展契机。2010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具体举措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行业指明发展方向,标志着我国进入冷链物流快速发展新阶段。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三大重点城市群之一,是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点区域。在一体化深化中,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冷链物流联系日益密切,区域物流空间网络格局逐步形成。本文尝试基于区域层的空间视角,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探究区域内农产品冷链物流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化特征、企业区位选择的市场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在理论意义上,基于企业微观空间数据进行冷链物流细分领域的空间化研究,丰富了区域物流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从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着手,深入探究区域物流空间格局形成的微观基础。在现实意义上,揭示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时空演变特征与规律,为企业区位选址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也从物流层面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
  本文可分为理论研究、空间化统计研究与实证计量研究三部分。理论研究中,先基于前人的研究界定农产品冷链物流,为后文的企业筛选与实证分析明确研究对象;再基于地理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物流等学科与理论明确区域冷链物流企业空间形态形成的相关理论、影响因素及市场驱动机制。其中区域物流枢纽是区域物流格局形成的关键要素。
  空间化研究部分,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展开:时间序列演化、空间布局演化与不同类型企业时空布局特征分析。基于建立的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空间属性数据库分析,区域物流经历了三个明显发展阶段:2005年前缓慢起步阶段、2010-2015年爆发式发展阶段与2016年后多模式发展阶段。江浙皖地区企业数量在城市群内的占比每年稳步提升;上海企业布局最多,但区域增量占比2014年后大幅下降,周边城市布局逐渐增多。空间上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内形成“三核心聚集+多次中心”布局形态,且企业多沿区域内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区域内各类企业、各省企业都呈现愈发集聚的布局态势。不同类型的企业区域空间布局差异明显:仓储型企业形成以“上海”为极核向外辐射,“南京”+“合肥”+“杭州”+“苏锡常”四大都市圈的密集分布态势。配送型企业呈现东北一西南方向扩散趋势,形成“双核多次中心”的分布态势。运输型企业布局逐步向长三角城市群东部城市聚集,且集聚趋势愈发明显;综合型企业也呈现以上海为极核的增量扩散态势。
  实证计量分析部分,本文基于长三角城市群26市2010-2018年9年的面板数据,控制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人口密度、道路密度以及初始企业分布数量等因素,实证分析市场需求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企业分布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市场因素中的市场需求(农产品产量)对区域内农产品冷链企业分布有显著正向影响,且2009年冷链企业布局越多的产地物流需求更吸引企业布局;而居民消费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企业新增数量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对地区冷链企业分布的存量与增量区域占比都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负向影响越大。这说明城市群内冷链企业的分布呈现由高消费能力地区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正在经历区域物流网络中由物流枢纽城市(上海)向周边城市疏解生产服务型物流企业的阶段。最后中介效应分析得知企业集聚是市场需求因素显著的部分中介变量。地区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而提高物流效率,选择聚集分布以发挥集聚优势,从而优化物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分布。全文最后基于空间与实证分析建议长三角城市群应加强城市群总体区域顶层规划一体化、因地制宜发展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发挥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集聚优势、推动信息互联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其他文献
过去的近三十年里,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早且发展迅速。自1992年“五纵七横”国家主干道工程实施以来,尤其是2004年的“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工程的实施,中国建成了通车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速公路网络。同时,与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相比,中国的城市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下社会和经济转型形式日益突出,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已成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然而高速公路是否会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
学位
近十几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张,膨胀速度持续加快,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方面,“稳增长”的经济目标鼓励地方政府加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使得财政收入米源有限的地方政府通过举债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有效解决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推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过度举债义导致地方债务风险日益显露,对经济发展开始产生消极的影响,其中的个
学位
我国政府确立的扶贫目标是在2020年,帮助农村居民彻底摆脱贫困,让他们在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提升,让我国建成小康社会。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全面统筹、合理部署,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为贫困地区提供良好充足的资源支持。四川省西部地区经济严重落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以农业为主,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了该区域的贫困问题。在国家
学位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作为研究的对象,从文化产业产出规模和投入规模两个角度出发,尝试以2010-2017年间城市经济增长与文化产业投入和产出规模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文化产业发展对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K-means聚类将长三角26个城市分为发展水平较好和发展水平欠佳两类,在计量模型中加入发展水平虚拟变量研究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中文化产业发展对于经济增长作用的区别
经济增长问题不仅是宏观经济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现实问题。自177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以来,资本要素投入已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之而来关于银行信贷规模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则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信贷规模也呈现井喷态势,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更为凸显,但是自2013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与信贷增长呈现反向发展趋势
学位
在现代经济中,创新是生产力提升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受到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大将创新列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关键。城市创新能力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保持经济增长动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必须保持较高的创新力水平,才能在全球城市网络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而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活动愈加频繁,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增长领域,服务贸易一直以来都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将贸易进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但是在保持货物贸易顺差的同时,我国的服务贸易却长期处于逆差的状态,并且这种逆差在近几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尽快摆脱困境,确保国内服务贸易产业能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需要对服务贸
学位
房地产业与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各个产业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经济有着不同的作用,很多时候会同时存在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我国地域辽阔,城市数量繁多,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提高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每个地区每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较大的差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拉动了内需及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经济率先发展起来且城镇化基本完成的一线城市,持续通过高科技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人力、资本等要素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受到了学者的重视,但区域开放不仅仅是指国际间的开放,还包括区际间的开放;而且,中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了区际开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已经广泛研究过国际经济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而关于区际经济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则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导向政策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开发区是区域导向政策的一种典型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成本到开发区的建设中,大量开发区在各地陆续建立,因此引出了一个问题:开发区的设立是否确实产生了预期的政策效果?  已经有较多学者研究了开发区的设立对宏观经济有何影响,例如从GDP、出口贸易、就业等角度研究,且绝大部分都得出了具有正向影响的结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