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不断涌现的重大案件成为民意关注的对象,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民意对于中国司法日益显著的影响力。中国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之中,急剧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价值导向的偏差使得社会分层扩大,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反映到民意对于诉讼案件的热情参与之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意尤其是网络民意在整个司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司法也愿意贴近民意做出判决,以保护仅存的司法公信力,然而其努力并未得到期望的正面评价,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并未得到提升。如何理解民意及其当代特质,如何把握近十年民众关注刑事案件的特点及暗含信息,如何认清民意的形成过程,如何找准民意发生的根源,以及司法机关如何在尊重民意的同时,以专业理性探究民意背后的实质因素,从而合理确定吸纳民意的边界,设置普通民众参与司法的制度化途径,设计当前司法回应民众关注案件的制度化模式,是当下我们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的逻辑线索基本按照以上问题展开,除了引言和结论部分,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明确了民意的基本定义与当代特质。第二章以近十年发生的民众关注刑事案件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了类型化分析,并总结归纳其特点和暗含的政治与社会信息。第三章借助图表分析了民意的形成过程,并探讨了在当前背景下,民意与各方的利益角力。第四章对民众热情关注司法的原因进行了思考。第五章结合长期以来关于司法应否回应民意的纷争,对于司法应当吸纳民意的理由进行了阐述。第六章提出了司法应对民意的策略。首先介绍了司法机关对待民意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司法应对的具体措施。第七章是关于此论题的延伸思考。从总体上,对于民意应当予以正面评价,也要警惕民意背后包含的政治和社会信息。针对司法内外不同的民意诉求,司法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要在坚持司法独立审判的基础上,依据制度和程序有效回应民意。司法权威的提升是缓解民意与司法冲突的根本出路。这既需要司法机关自身的努力,也需要为司法创造屏蔽外界干扰的制度保障,更需要构建全社会对司法权威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