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式既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也是人类对感知、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任何信息的处理和解码都要激活与之相对应的图式。自康德提出图式这一概念,到巴特莱特的发展,再到鲁姆尔哈特对其进行完善以及当今学术界对其的全面广泛研究,图式理论的发展和研究已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自从图式理论诞生之日起,这一理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图式理论在语言教学、人工智能、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笔者通过对过去图式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发现图式理论在口语尤其是口语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却非常少,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图式理论究竟对口语和口语过程有没有帮助?图式到底在口语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对口语研究的浓厚兴趣,笔者尝试以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实例分析、对比,研究了图式理论在口语过程中的应用。口语过程涉及到两个方面: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图式理论在口语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背景知识是如何让影响口语理解和口语产出过程的。在本论文中,笔者试图探讨图式理论及口语过程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首先,笔者回顾了当今学术界对图式理论的研究状况,分别从其定义、类别和图式所具有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之后又根据口语具有的特性和图式在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分析了是否能把图式理论应用于口语研究以及图式是如何在口语过程中发挥作用,笔者也详细阐述了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论证,得出图式有助于语言理论阶段信息的接收和理解,也有助于说话者组织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对图式理论对口语过程的研究,能为未来口语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从而不断推进口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