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促进我国不同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不仅是把森林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两山”理论的客观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仍存在效率低下、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突出现实问题。同时,当前关于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收敛性的研究较少,且在已有研究中尚未考虑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可能存在的空间关联问题。因此科学测度和分析全国及各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分布特征及差异程度,识别和探究森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我国不同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不仅是把森林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两山”理论的客观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仍存在效率低下、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突出现实问题。同时,当前关于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收敛性的研究较少,且在已有研究中尚未考虑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可能存在的空间关联问题。因此科学测度和分析全国及各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分布特征及差异程度,识别和探究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收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森林公园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及其效率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进而对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空间收敛性的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其次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与分析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及其特征;然后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从区域间、区域内、超变密度三个角度对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差异及差异来源进行分析;最后在空间关联性分析的基础上,将收敛性理论模型与空间面板模型结合起来构建空间收敛模型,实证分析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收敛性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整体上呈微弱下降趋势,区域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说明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旅游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从空间分布来看,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呈“东高西低”特征,大部分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仍处于相对无效状态。此外,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正逐步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规模效率是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总效率的整体提升。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主要由纯技术效率驱动,东部纯技术效率最高,西部规模效率最高,因而不同区域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侧重点不同。第二,2011~2020年间,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总体差异增大,其中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差异是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研究期间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局部非均衡性加强。其中,中部地区各省之间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平均差异程度最小,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区域之间呈现出“东—西”分化状态。第三,从存量角度看,全国及不同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并不存在显著的收敛性;从增量角度看,全国及不同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均存在空间收敛特征,即在考虑空间因素的基础上,后发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的增长率要高于先发地区,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在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的收敛机制中,要素投入、交通便利程度、森林公园密度、林业产业结构、城镇化程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的收敛速度。此外,全国及东中部地区省份之间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均存在过度竞争等问题,不利于省际间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但从总体来看,省域间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仍居于主导地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提升、推动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不同地区政府和森林公园旅游开发者在发展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经济时,应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推动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效率的总体提升;建立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发挥先进带后进作用,注重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均衡性,缩小区域差异;建构省域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关联与互动机制,提高省域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对周边省域的带动作用。
其他文献
辣椒的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泛,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发展。本文从辣椒栽培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技术难题,和完善辣椒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管理以及有效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对如何提升辣椒栽培技术,提升辣椒产量提出了应对措施。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系统性金融风险已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全球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百年未有大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国际金融风险增加,我国更加重视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都指出,要防控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等传播途径为投资者情绪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市场中的任何信息都迅速在投资者之间进行传播,投资者情绪所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十分迅速,其规模的日益增大不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同时也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随着市场利率化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逐渐缩小,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同时,第三方支付发展愈加成熟,其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涵盖范围高度重合,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便更加显著,而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
进入新时代,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经济发展不仅要求数量的合理增长,还要注重提升发展质量。中部地区身处战略要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也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产业、区域、城乡结构不合理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普惠金融生来就带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能在加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成立股票交易市场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IPO市场。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时间较晚,各项制度不完善,IPO效应对我国企业经营绩效的降低影响显著,进而影响到企业高管的薪酬。IPO效应对我国企业高管的薪酬的影响究竟如何,上市公司又应该如何应对IPO效应带来的经营绩效的降低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首先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对IPO效应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进行分析,
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上升不断向供给侧改革转移、“粗放型”模式不断向注重生产要素分配布局的“集约型”模式变换。在这样境况下,我国许多企业在行进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提升自身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并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那些新创立的企业,在革新技术、专业化生产等能够帮助企业改善全要素生产率的方面,将受到严重的资金限制,并且缺乏至关重要的资源。但是,在资金、资源、技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愈加密切。国际政治局势、经济政策变化增加了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难度。为了应对国内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冲击,我国政府会积极运用各种经济政策来对其进行宏观控制,频繁调整经济政策,体现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我国经济决策中,银行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敏感度较高,其风险承担行为对金融监管部门和国家金融稳定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防范金融风险、
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突破发展转型壁垒,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存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全球经济正大步走向以网络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新时代,数字经济全面融入生产生活,可通过提供技术、产品、商业应用模式及需求侧结构等创新来促进产业变迁并重塑产业结构。因此,分析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研究数字经济通过哪些途径对产业结
国际收支是一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经济形势的综合反映,不仅关系着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还关系着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中美两国贸易和资本往来日益密切,中国国际收支对美国经济政策变化的敏感程度不断提高。在美国一系列逆全球化政策的推行下,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不确定性风险攀升。在此背景下,中国国际收支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成为中国现阶段必须思考的问题。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
实施高水平双向开放不仅是构建我国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正在逐步打开,“沪港通”交易机制是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关键环节。“沪港通”交易机制的推行标志着资本市场的开放由单向转为双向。沪港通机制促进了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双向联通,不仅有助于企业“走出去”,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公司治理理念,且减缓信息不对称,促进国际资本流通,提高实体企业投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