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报告里提到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明确了政府在今后就业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在提高就业水平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既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更需要政府实施有效的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此,各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大就业质量监管力度的法规政策,提高就业资金支出用于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将就业质量监管问题提上日程,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逐渐走向规范化、明确化,但监管力度仍然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在呈现更高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就业质量问题。一直以来,就业质量就是政府等职能部门、企业和雇员、学术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范畴,还与管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外学者对于就业质量的重要性认识较早,他们不但分析了政府政策和强制性措施对就业质量的作用,而且分别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问题及解决方法。而在我国,发育于计划经济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较晚且并不完善,对就业质量问题关注较少。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就业需求及就业压力的持续加大,深化对就业质量的关注和研究变的势在必行。这一方面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全球竞争力的提升。提高就业质量是促进就业的必要条件。提升就业质量不仅会带来劳动者福利改善,也会对经济环境产生明显的正外部性,从长期来看还有提升就业数量的潜力。以就业质量促进就业数量,以此共同促进就业,这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也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纵观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社会整体就业质量低下,形势不容乐观,尚存在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政府对就业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够,法律体系冗杂不明确,相关立法实施不到位,甚至缺乏专门的监管部门等,一系列问题都在限制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本文在研究我国政府在对就业质量现有的监管制度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就业质量问题上政府出台的法律、实行的政策以及监管的效果,借鉴其优势政策,为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劳动力市场的特点的就业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回溯以往对政府就业质量监管问题的研究,大多立足于对国外的有关立法文献进行简单的介绍,或是对从某一角度入手,如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的分析、对就业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或是对不同特殊群体的就业质量研究。纵使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政府在对就业质量的监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却鲜有相关文献介绍政府对就业质量的监管情况。本文在安排文章架构时,着重剖析了国外政府关于就业质量监管的利好政策和法律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分别介绍了德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四个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扶持制度和就业服务部门的设立等就业质量监管工作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总结和归纳了不同法律制度的实施效果,从而为国内专家与学者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支持和借鉴,并为我国政府有效实行就业质量监管提出政策建议。在市场化不断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就业质量的研究,提高就业质量对现如今的中国来说至关重要。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小视,只有以合法、规范、有效的立法政策为基础,才能促进就业质量相关政策更有效地执行和实施。希望本文对国外经验的梳理为我国政府相关法律的出台和政策的实施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