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作品是西方文学史上两座无法逾越的高峰。然而正是这两位可以并肩的文学泰坦之间却有着巨大的矛盾。托尔斯泰在1904年发表的《论莎士比亚和戏剧》中,全盘否定了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认为莎士比亚完全不是艺术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完全不能被视为艺术。托尔斯泰的这种判断在文学界引发了无数的争议。在西方社会,对这个著名的文学公案的回应从来就没有断绝过。
本篇论文选取了五种影响颇深的观点,作为西方作家与评论家对托尔斯泰评论莎士比亚的回应。随着五四时期的译介,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都对中国的作家和读者产生过巨大影响。本篇论文也整理了中国五位作家与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作为对这个文学热点话题的回应。
在整理总结了对这个问题的各种研究后,本篇论文提出,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宗教观和世界观的分歧导致的。在第二章中,本篇论文试图分别解剖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宗教观,以及在不同的宗教观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文学艺术观。通过具体分析托尔斯泰宗教观中的“爱”写“禁欲主义”,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中的“爱与宽恕”,指出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在大的宗教思想方面是相通的,那就是他们都主张“博爱和宽恕”。他们的矛盾实质上是基督教传统中禁欲苦行文化和放纵欲望的狂欢文化的对立。
作为从研究托尔斯泰全盘否定莎士比亚这个文学公案中获得的启示,本篇论文在第三章跳出了基督教灵肉二元对立的文化传统,从大乘佛教《心经》所代表的般若思想探讨了艺术的本体的外相,认为艺术本身只是色法的一种,它的本性是空性。艺术本身不会带来生命的诱惑,把人引向欲望的沉沦,最为关键的接受者的心的层次。大乘佛教对于生灭不断的色法的态度是:不即不离不执著为实有。同时,大乘佛教对待艺术的方式也不是教条主义的枯燥说理。在第三章的第二节,本篇论文提出了修持佛教中重要的艺术本尊——妙音天女应有的九种发心,并以此管窥一个艺术家应具备的心灵修养,同时对托尔斯泰部分不圆融的对待艺术与宗教的见解做出了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