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传导机制是一国货币运动的渠道和政策调控赖以发生作用的路径,对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和调整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一个由众多因素和环节构成的传导过程,货币传导机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给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带来了挑战,它降低了货币需求和货币结构,使货币流通速度发生了变化,它还改变了货币的内涵,使得货币的计量更为复杂,金融创新增加了货币供应主体,加大了货币乘数,这一系列的变化,必然对货币中介指标的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相应的影响。总之,金融创新对货币传导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国货币当局对此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本文在系统地回顾货币传导机制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基础上,通过建立货币传导机制模型,以实证分析的方式研究金融创新给货币传导机制模型带来的影响。
本文在货币需求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货币传导机制的理论,建立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模型,着重分析了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利率R、市场化进程对经济总量GNP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对经济总量有正向的影响,但其影响系数较小。为了研究金融创新对模型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原模型进行邹氏断点分析,发现模型在90年代中期开始变得不稳定,最后本文通过在模型中加入金融创新因素建立在金融创新的形势下的新的货币传导机制模型,,研究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
文章的分析指出:在金融创新广泛开展的情况下,金融创新的确对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产生了影响,它使得广义货币供应量对经济总量的影响能力减弱,这无疑加大了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难度,中央银行应当加强对金融创新活动的引导,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监管,将创新活动纳入法制与规范的轨道,确保金融业的安全稳定与健康发展,合理规避金融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挥其所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