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纱工序是整个纺织工业的基础和重要环节。纺纱工序赋予纱线及其制品一定的力学性能和外观特性以满足基本应用与功能要求,并决定纱线后续加工的质量和后道工序的效率。本文以紧密纺纱原理为背景,建立了纺纱加捻三角区的三种不同形态的变化模型,探讨了纺纱三角区形态变化对纱线毛羽性能的影响机制。为实现纺纱加捻三角区的不同宽度,在主牵伸区加装自制整纤处理装置得到不同宽度的纺纱加捻三角区,对比不同宽度的纺纱三角区下对纺纱质量的影响。为实现纺纱加捻三角区的不同高度,对比不同捻度所形成的纺纱加捻三角区不同高度,对纺纱质量的影响;对比不同前罗拉包围弧下的捻陷大小不同,所形成不同高度的纺纱加捻三角区对纺纱质量的影响;为实现纺纱加捻三角区的不同倾斜角,在前钳口输出段安装自制改变纺纱加捻三角区倾斜度装置,通过对比不同倾斜角状态下的纺纱加捻三角区形态变化差异,对比不同纺纱加捻三角区形态下的纱线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加捻三角区宽度、高度、倾斜度对环锭纺纱线有较大的影响。使用整纤处理装置缩小纺纱加捻三角区宽度,纺40支棉纱,当整纤处理装置中整纤器的开口为1.8mm时,所纺纱线质量较原纱可减少纱线3mm毛羽50.42%,强力提高7.83%;纺60支棉纱,当整纤处理装置中整纤器的开口为1.6mm时,所纺纱线质量较原纱可减少3mm以上毛羽44.0%,强力提高2.4%,所纺纱线性能指标明显改善;纺80支棉纱,当整纤处理装置中整纤器的开口为1.4mm时,所纺纱线较原纱可减少纱线3mm以上毛羽62.4%,强力提高18.6%。纺纱加捻三角区高度降低时,所纺纱线毛羽改善较好;当纺纱加捻三角区倾斜角与捻向配合合适时,所纺纱线毛羽、强力改善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