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艺术设计领域教学中,工作坊是一种创新的实践教学方式,打破原有的教与学的单项教学形态,实现多学科之间的跨界协同,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受到突如其来疫情的影响,传统的线下艺术设计类工作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加速和催化了线上、线下结合线上的工作坊教学形式。而新形态下的工作坊教学方式受到时间及物理空间的限制,导致工作坊的资源较分散、工作坊教学管理困难、团队之间共同创作程度不高等。因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艺术设计领域教学中,工作坊是一种创新的实践教学方式,打破原有的教与学的单项教学形态,实现多学科之间的跨界协同,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受到突如其来疫情的影响,传统的线下艺术设计类工作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加速和催化了线上、线下结合线上的工作坊教学形式。而新形态下的工作坊教学方式受到时间及物理空间的限制,导致工作坊的资源较分散、工作坊教学管理困难、团队之间共同创作程度不高等。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常态化下,需要探索出艺术设计类工作坊协同的创新路径,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本课题研究中,首先阐述了艺术设计类工作坊的相关概念,并结合对不同组织类型的艺术设计类工作坊案例研究,提炼出了艺术设计类工作坊的构建要素,包含工作坊团队、工作坊工具、工作坊内容。调研阶段针对其构建要素展开调查与研究,详细分析了其各个要素的特征与需求,并结合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艺术设计类工作坊协同的主要难点。整合思维为本课题的理论载体,分析了整合思维与艺术设计类工作坊系统中的内在关联,并基于整合思维理论的方法体系提出了艺术设计类工作坊系统中的整合特征与整合方法,即从自性整合、功能整合、完形整合这三个递进层次的整合方法来构建艺术设计类工作坊协同系统模型。并以建立多元知识背景的创新团队、集合不同阶段的团队协作工具、共享多方共同创造的创意内容为构建原则。最后,基于工作坊协同系统模型提出应用策略,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中。
其他文献
本文的主题内容是浅谈战争电影中的“伤痕”形式研究。本文首先描述的是中国战争电影“伤痕”表现的相关形式与结构,主要从战场环境中对战争电影“伤痕”的衬托和人物角色对战争电影“伤痕”的体现等方面来介绍。通过小人物的真情实感,通过对底层军人的描述可以更好地衬托出战场的惨烈程度,同时令战场中的普通人物的塑造更加真实而丰满,令电影更具备人文关怀。其次在西方战争电影“伤痕”的表现方式与思考中,首先介绍了西方战争
麦饭石与白陶粉混合工艺实验研究,是对陶瓷材料和陶瓷工艺的研究,以及对陶瓷材料语言的深层探索。期望通过对麦饭石与白陶粉混合的研究,发现陶瓷混合材料在陶艺创作中更多的可能性。本文实验从材料入手。旨在研究麦饭石与白陶粉混合的特性、变化与应用。该实验通过保持混合材料总重量一定的情况下,不断调整麦饭石及白陶的添加比例,调整麦饭石添加的颗粒大小,改变烧成环境,烧成温度。通过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
当代陶艺中的材料语言对陶艺创作者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陶艺创作者对材料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从以往对单一材料的执着到现在对各种不同材料的包容与尝试。生活中的材料开始接连融入到艺术创作中,纸张就是人们日常所能接触到的最普通的材料之一,最开始纸张被作为一种加固泥料的纤维成分,后来有了模仿纸张的形态的陶瓷创意,陶艺创作者们不断地尝试着。本文将纸张与黏土通过堆叠的成型工艺融合到一起,不仅能实现非同寻常的视觉效
奈良美智是日本当代重要的艺术家,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他创作的大头“女孩”形象在日本后现代社会文化和新流行趋势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象征。孤独的童年经历、叛逆的朋克摇滚和叙事性的插画绘本等因素是奈良美智作品中孩童形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孩童形象在绘画和雕塑作品中有不同的情感表达,绘画中的叛逆不屑及雕塑中的沉静冥想神态都体现着一种孤独的疏离感。他通过作品与自我和观众的对话营造出一种内省的精神状态
灯工玻璃属于玻璃热成型工艺的一种,它的工艺发展伴随着人类对能源使用方式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在某种意义上,以玻璃生物模型为代表的具象灯工玻璃的出现,是灯工玻璃工艺走向成熟的标志,并开创了以具象表现为主的灯工艺术门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玻璃材料应用场景的扩展以及与自然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具象灯工的出现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西方博物学对生物标本和模型的需求、工业革命对能源使用的革新、工艺美术运动对手工
处于变革时期的晚明生活中社会观念和器物的使用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江南城市中,生活物质条件的提高,追求精致生活的风气盛行,江南城市园林的流行带来新的社会需求,推动着园林相关产业的发展,紫砂花盆的出现就是紧跟晚明园林时尚的潮流。明末清初宜兴制陶业的发达推动着日用陶瓷器的生产制作,紫砂作为新材料进入人们的视野,具有独特的透气性,相比其他陶瓷花盆更适宜栽种花草,其材质颜色的古朴典雅极具金石古味,符合当时
安·沃尔芙(Ann Wolff)是一位出生于1937年的瑞典裔德国艺术家,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女性艺术家。从最初的平面设计行业从业者转行成为一名玻璃产品的设计师,她一直在挑战自己,突破个人的标签。她对于玻璃的特性、技法以及光学表达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她将近50年的创作生涯中玻璃作为主要的材料得到运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安·沃尔芙创作的爆发期,她确立了以“人格面具”与“阶梯”为主要创作语言。初期的创作
在当代艺术语境下,陶艺的形式和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艺术表现载体的材料成为陶艺表现的重要部分;并且陶瓷是具有强大包容性和弹性的一个材料,在这样的背景下,玻璃作为陶瓷最具“血缘”关系的材料自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自己的创作需求以泥土与玻璃粉混合的材料,即在陶瓷泥料中添加玻璃粉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验的方案设计,实际参与试片的制作、收集研究数据,针对玻璃粉的添加比例、添加目数以及烧成温度
泥片成型在陶瓷工艺发展中,堆叠着每个时代重塑的语言,发展至今。它从新石器时代的泥片围筑,到明代紫砂器的制作,再到今天的泥片成型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艺术创作手法不断更新、自由发展的今天,追求自我的个性表现,抒发个人情感,已融入到了对于创作手法的需求中。从古至今的泥片成型都有怎样的表现,在那之外还有怎样的表现可能,当下泥片成型如何契合创作者个人的情绪与心境?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在泥片成型的表现方式
目前硅酸盐学科对古陶瓷釉药的研究主要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值阐明科学原理,二是根据元素特征为断代提供依据。对古陶瓷釉式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并不多见。本研究是关于宋代建窑黑釉釉式为例的高铁黑釉气窑烧成技术及其与釉面效果的对照实验。实验所采用的釉药配方来源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发表的关于宋代建窑黑釉釉式的文献数据。实验以烧成技法为主要内容,并考虑釉料配方、窑炉选择、坯釉原料、施釉及装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