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剧了当代全球范围的竞争,这是任何国家或民族都不能回避的客观条件。这种前所未有的竞争是以人才争夺为核心,并且越来越呈现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我国市场机制和体制要同国际化规则看齐,这给我国人才市场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我国人才市场建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20年的探索,各项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人才市场法制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促进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人才市场成为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渠道。我国人才市场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它是我国人事工作转换职能、政府推动的产物;同时,人才市场在竞争中容易受到产业化水平、服务化水平、市场化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的影响。 当前,人才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最活跃的要素市场之一,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20年的发展,人才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人才市场成为连接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桥梁,是人才资源配置的主渠道。(2)随着人才市场管理逐步规范,功能不断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人才市场成为我国人才就业的“晴雨表”。(3)随着人才国际竞争的加剧,人才市场开始尝试探索国际化道路,促进了人才国际间流动。加入WTO后,我国服务产业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人才市场逐渐显示出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标准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人才市场主体不到位。从用人主体来看,大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改革滞后,其用人尚未完全走向市场;从就业主体来看,就业观念落后、就业信息不畅等人为因素制约着人才的配置。(2)人才市场结构性失衡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研究矛盾突出。人才供求总量失衡、人才专业结构失衡和人才地域结构失衡制约着人才资源的配置。(3)人才市场高端占用率低以及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导致本国人才市场国际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4)“猎头”行业的兴起,既给我国人才资源配置领域增添了新活力,也带来了新挑战。(5)网络正在挑战有形人才市场的主渠道地位,人才市场网络信息的容量、准确程度都在影响着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 针对当前人才资源在市场化配置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平,使人才资源配置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四点建议:(1)加快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实行“办、管”分开,通过按“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建设人才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等方法来完善人才市场建设,促进人才市场向市场竞争主体转变。(2)通过实现人才市场行业化管理推动人才市场的全面发展。(3)通过规范咨询行业行为,从整体提升本土“猎头”专业操作水平来增加参与国际竞争的筹码。(4)通过加强网上人才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最终把网上人才市场建设成为我国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