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十分严峻,不仅破坏了水体的生态环境系统,还直接影响了水源地的供水问题,因此湖泊修复问题成为了热点。人工浮床技术是水体修复技术的一种,具有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目前浮床主要通过浮床植物产生作用,因此开展植物单元与动物单元形成的组合生态浮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生态浮床改善巢湖水源地水质为研究目标,采用模拟试验与湖泊监测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生态浮床的植物单元、动物单元以及动植物耦合效应对水体藻类种群结构影响,生态浮床对水体中藻类的吸附、拦截作用;研究了生态浮床对水体的净化作用;进一步研究了浮床植物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以及植物浸提液对巢湖水华优势种铜绿微囊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模拟试验中,放养密度为2kg/m3的凤眼莲、水花生和52g/m3鲢鱼处理均有减少水体藻类总生物量,其中凤眼莲+鲢鱼组合效果最好;单放鲢鱼的处理虽然藻类总生物量下降,但藻类总数量增加;试验结束时,凤眼莲、水花生、鲢鱼、凤眼莲+鲢鱼、水花生+鲢鱼处理水体藻类总生物量分别是对照中藻类总生物量的20.1%、21.1%、94.5%、16.8%、20.7%;不同处理对蓝藻、绿藻生长的影响效果不同,单放鲢鱼的处理可以抑制平均体积较大硅藻、裸藻的生长,但对平均体积较小的蓝藻、绿藻抑制效果不佳;浮床植物以及浮床底生物膜滤网的吸附和拦截作用可以将巢湖水华阻挡在浮床边行区域,边行区域蓝藻生物量比远离浮床的对照区域蓝藻生物量大,因此在取水口外围布置生态浮床可以减少蓝藻在取水口核心区域的聚集。(2)浮床植物与单一的铜绿微囊藻共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生物量的凤眼莲、水花生、水浮莲3种植物能够很好的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水浮莲抑制效果>凤眼莲>水花生,其抑制效果随植物生物量增加而增大,当植物密度为6.3g/L时,水浮莲、凤眼莲、水花生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0.1%、86.8%、75.7%。在3种植物的培养液中接种铜绿微囊藻,添加少量水浮莲培养液对微囊藻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培养液添加量增多时,对微囊藻具有抑制作用,凤眼莲、水花生的培养液对微囊藻同样有抑制效果,抑制率凤眼莲>水花生>水浮莲。(3)凤眼莲、水花生、水浮莲的植株浸提液对铜绿微囊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其中以水花生的抑制效应最强,添加1%的茎浸提液(植物:水=1:5),第12d微囊藻全部死亡;水浮莲茎浸提液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应,同样条件下抑制率达48.35%;浸提液浓度越高,其抑制微囊藻的效应越强,添加4%的根、茎浸提液,第12d微囊藻全部死亡。(4)放养密度为2kg/m3的凤眼莲、水花生和52g/m3鲢鱼条件下,凤眼莲、水花生都可以消减水体中的氮、磷。凤眼莲+鲢鱼处理对总氮去除效果最好,总氮去除率可达到41.52%,水花生+鲢鱼处理对总磷去除效果最佳,总磷去除率达到41.94%;水花生+鲢鱼、水花生、凤眼莲+鲢鱼、凤眼莲、鲢鱼处理对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78.9%、75.0%、73.7%、67.1%、11.8%,其中植物+鲢鱼>植物>鲢鱼;对硝态氮的吸收效果方面,凤眼莲+鲢鱼>水花生+鲢鱼>凤眼莲>水花生>鲢鱼,其中凤眼莲十鲢鱼去除硝态氮效率高达53.6%,而单放鲢鱼处理中硝态氮去除率只有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