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西部南河水系及入湖区域氮污染物来源及转化途径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issf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2013年~2014年四季监测,综合分析太湖流域西部南河水系、入湖区域及其沉积物的无机氮形态与同位素特征,利用δ15N(‰)识别了研究区域的氮污染来源及转化途径的生物化学作用机制。进一步的利用氮氧双同位素及水体无机离子示踪对氮污染来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NO3--N与NH4+-N为研究区域入湖河流无机氮的主要形态,而NO3--N为西部湖区水体无机氮的主要形态;②通过δ15N-NO3-(‰)范围分析,揭示南河水系硝酸盐在春、冬季主要来源于农用化肥,有少量矿化土壤有机氮及生活污水;而夏、秋季则以
其他文献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为锦葵科木槿属短日照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植物,具有耐环境胁迫能力强、适应性广、纤维产量高、品质好等特性。然而,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并不总是适宜的,干旱、盐碱和低温是强烈限制作物产量的三大非生物因素,其中又以干旱造成的损失最大,其损失超过其他逆境造成损失的总和。目前植物耐旱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生物技术的日趋完善,通过基因工程的技术和手段使植物在干旱
摘要:通过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以及对最近发展区的准确定位,从而得出在实验教学中应用“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的具体方法和预期的实验效果,希望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能结合中学生物学实验学科的特点,将“最近发展区”理论运用到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充分利用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开展教学,可以较大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