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raxin-3基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易感性及临床预后相关性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t3221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因素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主要疾病,由于患者基础情况、治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治疗期间免疫力受到严重抑制,医院感染的风险上升.其中,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是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常见类型,且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IFI在诊断、治疗均具有较高难度,严重影响了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导致其健康恶化,成为恶性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随着临床对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的关注及研究增加,研究人员发现除宿主基础疾病、药物使用、器官移植等获得性因素外,遗传因素可能也在其感染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是真菌感染易感性遗传因素的研究重点,并被证实与曲霉菌等真菌的易感性相关.
  研究目的:
  探讨Pentraxin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侵袭性真菌病易感性的影响,分析特征侵袭性真菌病血浆Pentraxin3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价Pentraxin3蛋白对侵袭性真菌病临床预后的影响.
  研究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累计纳入侵袭性真菌病患者76例,按照1∶2比例从本院肿瘤科随机选取未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累计152例.根据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5次修订版本)进行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治疗及效果判定;依据临床诊断与病原学证据,IFD患者分为确诊(深部感染及菌血症均明确病原学证据)、临床诊断(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且可能感染部位符合1项主要或2项以上次要标准,同时需要1项生物学标准)及拟诊[≥1项宿主因素,可能感染部位符合一项主要标准(或≥2项次要标准),或符合1项生物学标准].
  采集患者外周血用于血浆Pentraxin3的DNA测序及其蛋白检测.采用Sanger双脱氧终止法进行DNA测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Pentraxin3的蛋白水平.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HaploView4.2软件进行单倍体分析.
  研究结果:
  (1)76例IFD的肿瘤患者中17例为确诊IFD,占22.4%,临床诊断49.5%.以消化系统肿瘤(食道癌、胃癌、肝癌、贲门癌及结直肠癌)最为常见,IFD组与非感染组分别为34.2%与33.6%;其次为肺癌,感染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8.4%与13.2%.两组患者在年龄、累计住院天数、肿瘤类型、WHO分期、治疗方式等基础信息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显示,rs2305619、rs3816527及rs1840680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rs3845978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06).
  (3)IFD组与对照组rs2305619与rs3816527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s1840680在侵袭性真菌病肿瘤患者中G、A分布比例分别为36.2%与63.8%,对照组中G、A分布比例分别为55.9%与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12,P<0.001).)IFD组AG、AA及GG比例分别为51.3%、38.2%与10.5%),AA型较AG与GG型分布比例较高(P<0.05).IFD组与对照组显性模型比例分别为89.5%与65.1%,隐性模型分别为61.8%与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rs2305619与rs3816527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IFD组与对照组在HI(G-A)、H2(A-A)、H3(A-C)单倍体分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5)霉菌IFD患者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为7.21±3.58ng/ml,酵母菌IFD患者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为6.83±3.14ng/ml,对照组患者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为2.36±1.58ng/ml.三组患者Pentraxin3蛋白血浆水平有统计学差异(F=100.82,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霉菌及酵母菌IFD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2.341与9.044,P<0.001),霉菌及酵母菌IFD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0.641,P=0.552).
  (6)对照组中,rs1840680AA型、AG+GG型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FD组AA型与AG+GG型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分别为4.92±2.54ng/ml与7.58±4.05ng/ml,AA型血浆Pentraxin3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9,P=0.002).
  (7)76例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经过规范抗真菌治疗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含死亡)的例数分别为,18、37、14、7例,分别占23.7%、48.7%、18.4%与9.2%.其中rs1840680AA型治疗无效比例为48.3%,AG+GG治疗无效比例为14.9%,rs1840680AA型治疗无效的比例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95,P=0.004).
  (8)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结果显示,年龄、Pentraxin3蛋白血浆水平与感染后APACHEII评分是侵袭性真菌病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浆的Pentraxin3蛋白水平≥5.0ng/ml可导致患者侵袭性真菌病治疗无效的风险上升.
  研究结论:
  (1)Pentraxin3基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患者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2)在Pentraxin3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中,rs1840680位点与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相比AG及GG基因型,AA型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发生风险上升.
  (3)恶性肿瘤患者在侵袭性真菌病发生后血浆Pentraxin3蛋白明显上升,rs1840680基因位型可影响Pentraxin3蛋白表达,但不同类型病原体患者血浆Pentraxin3蛋白未见明显差异.
  (4)血浆高水平的Pentraxin3蛋白与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预后不良有关.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约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80%患者确诊时为局部晚期(ⅢA/B期)或转移性(Ⅳ期),据报道经传统的放疗和化疗,ⅢA和ⅢB/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和1-5%.在当今精准治疗时代,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将晚期NSCLC5年生存率提高至16%,但所有患者仍都不可避免地出现耐
第一部分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与颈部断面粗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与颈部断面粗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年内7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椎CT平扫资料,根据颈动脉分叉常见区,相当于C3/4椎间隙水平CT扫描断面的粗细,将颈部分成粗型、中间型、细型,其中,中间型30例、粗型和细型各20例。在颈部CT矢状位定位像上测量C3/4椎间隙方向的最大前后径,评价CT断面的
目的:研究台州市黄岩区高龄二胎产妇,分析其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及重要的高危因素,及早发现高危人群,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以达到降低产后PFD发生率及早期治疗改善盆底功能的目的。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年龄≥35岁、二胎足月、前次阴道分娩、排除孕前PFD、排除妊娠合并症等),记录产妇此次分娩方式、产前BMI、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等。产后6-8周对所有产妇进行SUI、POP-Q评分及盆底肌力检测
学位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以呼吸困难、难治性低氧血症及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衰竭。该病的发病因素很多,根据不同的发病因素可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而肺是脓毒症最早侵害的靶器官,因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最早,据相关研究表明本病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的风险较大,治疗费用昂贵。脓毒症仍然是一项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感染性疾病,是引起
目的:探讨体位改变后生理通气CT靶扫描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早期肺腺癌的CT图像特征。  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取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我院常规肺部低剂量筛查中发现的50例局灶性磨玻璃密度阴影(focalground-glassopacity,fGGO)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确定病灶位置后,直接利用低剂量筛查数据进行回顾性512矩阵靶重建(B方案),并对其进行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面神经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寻找更加客观、量化的诊断指标.  资料与方法  1.收集52例特发性面神经炎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治疗.  2.在所有患者入组时(发病4~10天)进行健、患侧瞬目反射(R1、R2及R2′波)和面神经运动传导(M波的潜伏期及波幅)的检测,并按照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法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定.
目的  探讨Force开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明确该技术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  方法  前瞻性收集了26例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行影像学检查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Force开源CT扫描仪利用双能量技术进行全腹部(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上缘水平)的平扫和增强检查,扫描完成后按照30%的100kV数据与70%的150kV数据比率,融合形成1
学位
研究目的  研究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性,明确孕期血清维生素D与胎儿的生长发育相关。  研究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调查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首次产检一直到胎儿出生均在我院(温州市人民医院)产检并且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102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孕妇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血清中的25-(OH)VitD来评价血清
学位
目的:研究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对QT离散度(QTd)、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hs-cTnT)、一氧化氮(NO)、B型利钠肽(BNP)、6分钟步行试验和代谢当量(METs)值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方法:于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选择瑞安市中医院收治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
[目的]近年来,全球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脑血管疾病和认知障碍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脑血管因素造成的认知障碍成为引起老年患者痴呆的第二大病因,对患者、家庭及社会构成巨大压力.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属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前期,是一种过渡阶段,具有可逆性,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避免进展到不可逆的血管性痴呆.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方案尚不统一,部分研究表明盐酸多奈哌齐可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