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因素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主要疾病,由于患者基础情况、治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治疗期间免疫力受到严重抑制,医院感染的风险上升.其中,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是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常见类型,且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IFI在诊断、治疗均具有较高难度,严重影响了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导致其健康恶化,成为恶性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随着临床对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的关注及研究增加,研究人员发现除宿主基础疾病、药物使用、器官移植等获得性因素外,遗传因素可能也在其感染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是真菌感染易感性遗传因素的研究重点,并被证实与曲霉菌等真菌的易感性相关.
研究目的:
探讨Pentraxin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侵袭性真菌病易感性的影响,分析特征侵袭性真菌病血浆Pentraxin3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价Pentraxin3蛋白对侵袭性真菌病临床预后的影响.
研究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累计纳入侵袭性真菌病患者76例,按照1∶2比例从本院肿瘤科随机选取未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累计152例.根据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5次修订版本)进行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治疗及效果判定;依据临床诊断与病原学证据,IFD患者分为确诊(深部感染及菌血症均明确病原学证据)、临床诊断(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且可能感染部位符合1项主要或2项以上次要标准,同时需要1项生物学标准)及拟诊[≥1项宿主因素,可能感染部位符合一项主要标准(或≥2项次要标准),或符合1项生物学标准].
采集患者外周血用于血浆Pentraxin3的DNA测序及其蛋白检测.采用Sanger双脱氧终止法进行DNA测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Pentraxin3的蛋白水平.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HaploView4.2软件进行单倍体分析.
研究结果:
(1)76例IFD的肿瘤患者中17例为确诊IFD,占22.4%,临床诊断49.5%.以消化系统肿瘤(食道癌、胃癌、肝癌、贲门癌及结直肠癌)最为常见,IFD组与非感染组分别为34.2%与33.6%;其次为肺癌,感染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8.4%与13.2%.两组患者在年龄、累计住院天数、肿瘤类型、WHO分期、治疗方式等基础信息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显示,rs2305619、rs3816527及rs1840680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rs3845978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06).
(3)IFD组与对照组rs2305619与rs3816527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s1840680在侵袭性真菌病肿瘤患者中G、A分布比例分别为36.2%与63.8%,对照组中G、A分布比例分别为55.9%与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12,P<0.001).)IFD组AG、AA及GG比例分别为51.3%、38.2%与10.5%),AA型较AG与GG型分布比例较高(P<0.05).IFD组与对照组显性模型比例分别为89.5%与65.1%,隐性模型分别为61.8%与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rs2305619与rs3816527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IFD组与对照组在HI(G-A)、H2(A-A)、H3(A-C)单倍体分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5)霉菌IFD患者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为7.21±3.58ng/ml,酵母菌IFD患者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为6.83±3.14ng/ml,对照组患者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为2.36±1.58ng/ml.三组患者Pentraxin3蛋白血浆水平有统计学差异(F=100.82,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霉菌及酵母菌IFD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2.341与9.044,P<0.001),霉菌及酵母菌IFD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0.641,P=0.552).
(6)对照组中,rs1840680AA型、AG+GG型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FD组AA型与AG+GG型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分别为4.92±2.54ng/ml与7.58±4.05ng/ml,AA型血浆Pentraxin3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9,P=0.002).
(7)76例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经过规范抗真菌治疗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含死亡)的例数分别为,18、37、14、7例,分别占23.7%、48.7%、18.4%与9.2%.其中rs1840680AA型治疗无效比例为48.3%,AG+GG治疗无效比例为14.9%,rs1840680AA型治疗无效的比例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95,P=0.004).
(8)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结果显示,年龄、Pentraxin3蛋白血浆水平与感染后APACHEII评分是侵袭性真菌病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浆的Pentraxin3蛋白水平≥5.0ng/ml可导致患者侵袭性真菌病治疗无效的风险上升.
研究结论:
(1)Pentraxin3基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患者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2)在Pentraxin3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中,rs1840680位点与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相比AG及GG基因型,AA型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发生风险上升.
(3)恶性肿瘤患者在侵袭性真菌病发生后血浆Pentraxin3蛋白明显上升,rs1840680基因位型可影响Pentraxin3蛋白表达,但不同类型病原体患者血浆Pentraxin3蛋白未见明显差异.
(4)血浆高水平的Pentraxin3蛋白与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预后不良有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因素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主要疾病,由于患者基础情况、治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治疗期间免疫力受到严重抑制,医院感染的风险上升.其中,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是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常见类型,且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IFI在诊断、治疗均具有较高难度,严重影响了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导致其健康恶化,成为恶性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随着临床对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的关注及研究增加,研究人员发现除宿主基础疾病、药物使用、器官移植等获得性因素外,遗传因素可能也在其感染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是真菌感染易感性遗传因素的研究重点,并被证实与曲霉菌等真菌的易感性相关.
研究目的:
探讨Pentraxin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侵袭性真菌病易感性的影响,分析特征侵袭性真菌病血浆Pentraxin3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价Pentraxin3蛋白对侵袭性真菌病临床预后的影响.
研究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累计纳入侵袭性真菌病患者76例,按照1∶2比例从本院肿瘤科随机选取未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累计152例.根据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5次修订版本)进行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治疗及效果判定;依据临床诊断与病原学证据,IFD患者分为确诊(深部感染及菌血症均明确病原学证据)、临床诊断(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且可能感染部位符合1项主要或2项以上次要标准,同时需要1项生物学标准)及拟诊[≥1项宿主因素,可能感染部位符合一项主要标准(或≥2项次要标准),或符合1项生物学标准].
采集患者外周血用于血浆Pentraxin3的DNA测序及其蛋白检测.采用Sanger双脱氧终止法进行DNA测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Pentraxin3的蛋白水平.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HaploView4.2软件进行单倍体分析.
研究结果:
(1)76例IFD的肿瘤患者中17例为确诊IFD,占22.4%,临床诊断49.5%.以消化系统肿瘤(食道癌、胃癌、肝癌、贲门癌及结直肠癌)最为常见,IFD组与非感染组分别为34.2%与33.6%;其次为肺癌,感染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8.4%与13.2%.两组患者在年龄、累计住院天数、肿瘤类型、WHO分期、治疗方式等基础信息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显示,rs2305619、rs3816527及rs1840680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rs3845978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06).
(3)IFD组与对照组rs2305619与rs3816527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s1840680在侵袭性真菌病肿瘤患者中G、A分布比例分别为36.2%与63.8%,对照组中G、A分布比例分别为55.9%与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12,P<0.001).)IFD组AG、AA及GG比例分别为51.3%、38.2%与10.5%),AA型较AG与GG型分布比例较高(P<0.05).IFD组与对照组显性模型比例分别为89.5%与65.1%,隐性模型分别为61.8%与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rs2305619与rs3816527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IFD组与对照组在HI(G-A)、H2(A-A)、H3(A-C)单倍体分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5)霉菌IFD患者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为7.21±3.58ng/ml,酵母菌IFD患者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为6.83±3.14ng/ml,对照组患者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为2.36±1.58ng/ml.三组患者Pentraxin3蛋白血浆水平有统计学差异(F=100.82,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霉菌及酵母菌IFD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2.341与9.044,P<0.001),霉菌及酵母菌IFD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0.641,P=0.552).
(6)对照组中,rs1840680AA型、AG+GG型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FD组AA型与AG+GG型血浆Pentraxin3平均水平分别为4.92±2.54ng/ml与7.58±4.05ng/ml,AA型血浆Pentraxin3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9,P=0.002).
(7)76例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经过规范抗真菌治疗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含死亡)的例数分别为,18、37、14、7例,分别占23.7%、48.7%、18.4%与9.2%.其中rs1840680AA型治疗无效比例为48.3%,AG+GG治疗无效比例为14.9%,rs1840680AA型治疗无效的比例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95,P=0.004).
(8)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结果显示,年龄、Pentraxin3蛋白血浆水平与感染后APACHEII评分是侵袭性真菌病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浆的Pentraxin3蛋白水平≥5.0ng/ml可导致患者侵袭性真菌病治疗无效的风险上升.
研究结论:
(1)Pentraxin3基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患者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2)在Pentraxin3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中,rs1840680位点与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相比AG及GG基因型,AA型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发生风险上升.
(3)恶性肿瘤患者在侵袭性真菌病发生后血浆Pentraxin3蛋白明显上升,rs1840680基因位型可影响Pentraxin3蛋白表达,但不同类型病原体患者血浆Pentraxin3蛋白未见明显差异.
(4)血浆高水平的Pentraxin3蛋白与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预后不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