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概念的提出,具有生产性景观特色的村庄作为能够满足大众旅游需求的乡村,景观规划建设发展如火如荼,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少村庄主题缺失、特色匮乏,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本研究着眼于此,对观光农业型村庄的整体规划和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在确定观光农业型村庄的范围是除生产性景观以外的其他村庄景观、生产性景观是村庄背景的前提下,认为其研究具有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发挥农旅开发的价值、探索特色村庄的打造模式及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具有旅游潜力村庄的景观规划设计模式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结合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关系的研究,分析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进展,在乡村相关的地域文化符号学、社区营造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得出观光农业型村庄的规划定位离不开“产业+文化+”的的模式,提出了两个该类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即乡村整体规划与乡土景观效果的统一、互动性景观的打造。以德清三林为例,分析村庄的整体规划,阐述了其乡村文化景观的营建、深入了解各类景观载体的设计,包括建筑立面改造、村庄公共空间景观打造、田园空间景观设计、庭院景观设计、道路景观设计、旅游项目设置六个方面。文章根据对应的问题,通过对三林村的景观规划设计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的学习,首先确定“产业+文化+”的规划模式,认为观光农业型村庄的整体规划需要依托观光农业的背景,对接村庄产业规划、旅游规划来整体考虑,在景观设计中,从上述六个景观载体上论述如何结合乡村文化打造乡土景观;从设计和施工、景观效果和功能、景观设计和旅游项目不同角度阐述三林村可以借鉴的互动性景观打造方式。以其通过实例的分析和问题解决体系的构架,为探索观光农业型村庄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