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1937—1945)

来源 :上海戏剧学院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iubo200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话剧发展进程中,上海职业话剧的历史具有典型意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职业话剧发轫、繁荣、衰落的历史与其说是一个地方某种艺术样式的历史,毋宁说是当时中国大众文化的成长史。1933年,唐槐秋创办的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横空出世,这是“五四”以后的第一个职业话剧团体。随后,上海又出现了业余剧人协会等职业剧团,职业化成为戏剧界的热门词汇。职业话剧体制的形成,促使话剧在上海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导演、演员,形成一个数量可观的话剧观众群体。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沦陷,政治控制的弱化与商业的强化,使职业化在特殊的境地下超常发展,话剧成为市民阶层一种重要的娱乐样式,名演员、名编剧、名导演,灿若群星,这种局面甚至被一些史家称为“畸形繁荣”。在已有的对上海职业话剧的研究成果中,或者因为囿于时代认识局限,过分强调了政治因素,或是因为简单的“抗战”视角,论述上偏向民族主义,或是因为时代语境下某种趋同的认识定势,视话剧发展中的某些因素(如商业化)而不见。此外,绝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将话剧作为单一的文本来研究,放弃了对演出活动的观照。本文作者认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话剧在上海更多的是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存在的,它的消长虽然有社会形态变迁、行政管理的因素,但主要是市场之手在操控。在研究中,作者更多地依赖一手文献,并结合对部分当事人进行的访问,对某些疑点加以廓清,在论述中适度引入西方大众文化、文化研究理论,力图准确揭示上海职业话剧的发展规律,考察其如何成为大众的消费品,如何影响上海的都市生活,重新绘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话剧地图。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第一章对上海话剧成为大众文化产品的政治、经济背景进行分析,第二章对上海职业话剧的商业化特征及生产机制进行分析,特别指出传媒在这一进程中的特殊作用,第三章进一步分析了上海职业话剧在审美趣味上对市民心理的迎合,并客观指出其得失,第四章从剧院、剧团、剧评三个方面提出论点,认为上海职业话剧具有公共领域的特征。
其他文献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
以哈尔滨市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区,选取2015—2018年的空气质量指数数据及秸秆焚烧火点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皮尔逊相关系数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条件下,秋冬季节及春季两个时间段内的空气质量指数与火点数量间的关系密切程度,研究表明,两个因子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01ithotomy,MPCNI。)和经输尿管镜取石术(trans-ureteroscope lithotripsy,URI.)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
目的:对比分析影像指导下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AE)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为解决当前测量数据分析困难、分析效率低的问题,改变目前国内外缺乏支撑测量数据快速分析软件工具的现状,因此研究多源异构测量数据快速分析使能技术,构建二维统计与三维分
银行ATM网点分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不同区域下,利用GIS与实时数据统计分析,可对ATM网点的有效调配进行指导。首先,本文基于东莞市25镇街银行ATM网点,利用ArcGIS软件,探究东莞市25镇街银行ATM的分布现状及分布特征,分析发现最低分布区横沥镇人口承载数0.98(1/W),而莞城街道人口承载数20.42,表明东莞市ATM网点存在着不均衡性。根据样本区人口承载量和域密度值,建立了人口
分析了OSM数据中交通要素的特点,介绍了基于OSM交通要素数据的一般处理流程,讨论了数据处理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