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土地利用的程度不断加深,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土地利用的规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土地利用现状研究与优化配置多注重于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优化,常忽视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变化对诸多生态过程的影响。土地利用规划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使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但如何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对景观格局的演变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还是一个难点问题,结合了地理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的景观生态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亟需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福建省具有代表性的中部山区城市永安市为研究区,在借助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Fragstats等技术的支持下,以永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末期的景观格局特征为研究对象,对永安市景观特征及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永安市的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定量描述。研究表明,永安市整体景观格局主要受自然条件主导,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不高,且大多数斑块形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征;景观具有较好的多样性,林地景观的优势度高;各斑块类型的聚集程度均较高,景观中各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表现出非均衡化。林地类型一直都是整个研究区域景观的基质,对本地区的生态起控制作用,但到2020年林地景观有面积下降和破碎化的趋势。就各类型斑块特征而言,面积最大的是林地景观,面积最小的是其它未利用地景观;耕地景观类型破碎度高,且斑块形状复杂;林地景观受大斑块的影响较大,受破坏的程度相对较低;城乡建设用地由于受到人类的干扰而呈现散布状态。按规划的预期,人为活动对永安市景观格局的影响有限。2020年,就景观格局总体而言,斑块数量、聚集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整体景观的破碎化程度略有增加,斑块类型的均匀程度变小,林地景观的优势度降低。就各类型斑块特征而言,面积最大的仍是林地景观,其它斑块类型的平均面积都较小,这是由永安地处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到2020年,林地、耕地、园地和水域等自然景观的面积有不同程度减少,而城乡与工矿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斑块类型面积增加很快;林地的斑块形状指数略有上升,形状变得复杂,但其它斑块类型的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形状趋于简单和规则。永安市2020年规划景观格局与2005年相比,呈现自然或半自然景观变化缓慢,人工建设景观变化剧烈的特点。就景观各斑块类型面积而言,林地减少的最多,其次是耕地,而交通用地和城乡与工矿建设用地增加很快,其它几种斑块类型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就景观水平指数讨论,从2005年到2020年,景观破碎化程度稍有增强;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不大,到2020年略有下降,表明景观结构在多样性方面维持较好;景观的异质性程度有所增加,各类斑块类型面积比例差别有所缩小,景观中各组分分配趋于均匀。景观整体结构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但是人为干扰没有造成景观构成的要素大量消失,只是造成要素之间再分配。景观整体的分维指数趋于减少状态,说明规划期内,随着人类活动增加,一是人工景观比重加大,二是耕地整理和占用,从而整个景观的分维度降低。经济、人口与政策等因素是永安市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后,在分析永安市两期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了一组能够基本概括永安市景观格局特征又减少了冗余信息的景观格局指标体系,并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景观生态分区;分析对比2005年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分区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发现二者具有较显著的映射关系;利用景观生态分区的指标体系,由2020年的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分区,可推断2020年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格局基本与景观生态分区格局相近,表明科学的规划能够保证永安市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