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人类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而非简单的语言之间的转换。他把翻译定义为“在目标语境中为目标目的和目标读者而创作的文本”。因此译者应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方法。《红高粱》是莫言创作的一部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小说,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色彩。葛浩文是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和汉学家。由葛浩文翻译的《红高粱》是莫言2012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之一。葛浩文不仅在措辞、修辞上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而且在词、句的意蕴上也尽量准确地传达出原作的内容和风格,给目标语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以翻译研究领域中的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对莫言所著的《红高粱》的英译本进行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目的论的理论渊源和学术背景,然后对目的论及其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进行重点阐述。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举例分析了目的原则指导下文化负载词和有标记搭配的翻译。文化负载词是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词汇,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有标记搭配的运用是莫言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重要体现。这两种词分别从文化层面和语言层面体现了《红高粱》作品的独特之处。在翻译的过程中,葛浩文对这两类词巧妙地处理恰如其分的达到了传播中国文化,向西方读者再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生活和精神风貌的目的。其次,论文又分析了连贯原则指导下的句子连贯和篇章连贯。英汉两种语言从属于不同的语系,语言特点有形合与意合之分。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调整句子顺序、替换意象以及拆分、合并段落等方法使译文达到了连贯通顺的效果。最后论文分析了忠实原则指导下的对原著风格的忠实和修辞手法的忠实。目的论虽然否定了源文至上的地位,但也力求在实现预期翻译目的的前提下尽量准确再现原作的内容和风格。研究发现,葛浩文在翻译《红高粱》时,在实现预期的翻译目的前提下,满足了目的语文本的的连贯性和对原语文本最大程度的忠实。译者采用了一些翻译方法,本论文主要总结了替代法、增译法、省译法和翻译法等几种较为常见的翻译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葛浩文翻译的《红高粱》实现了它预期的翻译目的,较准确地传递了中国的文化特色。译者通过采用一定的翻译方法增强了译文的连贯性和可读性。同时也最大程度再现了原文本的内容和风格。由此可见葛浩文的翻译是适当的。此外,运用目的论对《红高粱》的英译本进行研究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此前关于此文本翻译研究的空白;同时也说明了目的论是能够解释文学文本翻译中的现象和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