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塑料作为环境中一种新兴污染物,已经引起了科学界、环境政策制定者和社会的日益关注。目前,暂无可以替代塑料的新材料。随着塑料的持续使用,微塑料不断在水生环境中累积。这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水生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日益严重。水生生物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存威胁。目前,关于水生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已经很多,尤其是海洋环境中。近几年,淡水系统中微塑料的研究也不断增加。然而,关于微塑料在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之间是如何运输的报道很少。已经有研究表明,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主要来自于陆源污染物的排放。滨海湖泊与陆地河流是对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影响较大的陆地水生系统。因此,本研究主要关注陆地淡水水体对对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滴水湖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分布与来源状况,探究滨海湖泊对海洋微塑料积累的影响;(2)调查东海表层沉积物和表层海水中微塑料的分布状况,探究其来源以及陆地河流对东海微塑料污染的影响。滨海湖泊与海洋相距较近,是大陆和海洋环境之间的过渡性水生系统。假设滨海湖泊可以作为塑料从陆地向海洋环境运输的缓冲区,充当塑料的再加工和再分配的场所。本研究选择滴水湖作为研究区域,在了解滴水湖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和来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验证关于塑料缓冲区的假设。通过密度浮选法,并借助体视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的帮助,本研究对滴水湖的14个沉积物样品中的微塑料进行收集和检测。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微塑料普遍存在于滴水湖周围(Around the Lake Sites,ALS)和通往东海的河道(The Connecting Sites,TCS)的表层沉积物中。滴水湖的总体微塑料污染水平低于国内的其他湖泊与河流。滴水湖的14个沉积物样品的平均微塑料丰度为干重86.5 items/kg。而ALS区域采样点的平均微塑料丰度小于TCS区域。ALS区域的微塑料丰度为干重46 items/kg,TCS的平均微塑料丰度为干重230items/kg。本研究发现的微塑料颜色包括白色、绿色、蓝色、黄色和桔色,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白色。微塑料的形状也很丰富,包括线状、泡沫状、薄膜状、颗粒状和片状,含量最高的是片状微塑料。整个研究区的尺寸普遍较大,没有小于100μm的微塑料。并且,尺寸大于2.5mm且小于5mm微塑料居多。通过FT-IR的检测,微塑料的材质涉及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酸、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丙烯腈、ABS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含量最高的是聚丙烯。这些成分均为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常用的塑料类型。(2)滴水湖的一些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含有一些中、大型塑料污染物。这几个采样点中的微塑料含量也同样较高。这些大、中型塑料碎片与该点的微塑料在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均存在相似性。(3)微塑料的分布、来源与滴水湖的建设进度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密切。建设与开发程度高的南区和西区的微塑料的丰度高于处于建设初期的北部。滴水湖的微塑料来源有两个。首先,人类的一系列不恰当的活动导致塑料未能够按照规定进行回收,而进入环境中,成为微塑料污染。此为滴水湖中微塑料的初级来源。其次,根据微塑料与中、大型塑料碎片的相似性可以推断,次级来源是滴水湖中微塑料的另一个重要来源。进入环境中的塑料垃圾包括初级微塑料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步降解成为尺寸更小的微塑料。(4)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表明,以滴水湖为代表的滨海湖泊可以是源自陆地的塑料的再加工区,也可以是向海洋环境贡献塑料碎片的缓冲区。滴水湖是类似的滨海湖泊的代表之一,输入湖泊中的塑料碎片可以在此类湖泊中进行再加工,成为尺寸更小,吸附更多污染物的塑料碎片,之后在随着水流流向海洋。对于未来的研究,聚焦于地表水体中所有尺寸的微塑料在流域范围内的来源、汇、再加工和再分配都是重要并且有用的。陆地河流输入是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通过对东海的表层沉积物和表层海水中微塑料的研究,结论如下:(1)东海表层海水中的微塑料丰度范围为24-216 items/m~3,平均丰度为78.46 items/m~3。海水中的微塑料的颜色丰富,包括白色、黑色、红色、蓝色、橙色和绿色,含量最高的是白色微塑料。海水中微塑料的形状包括线状、颗粒状、片状、碎片状和薄膜状,含量最高的是线状微塑料。东海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0-22.22 items/kg d.w.s.,平均丰度为5.51 items/kg d.w.s.。沉积物中微塑料的颜色包括白色、蓝色、黑色、绿色和黄色,含量最高的也是白色。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形状和海水中相同,含量最高的依旧是线状微塑料。东海的表层沉积物和表层海水中微塑料的尺寸较小,在0.1-2.5mm范围内的微塑料含量很高,而尺寸<0.1mm以及2.5-5mm的微塑料的含量较低。东海发现的微塑料的种类很丰富,在表层海水中共检测到16种塑料类型,而沉积物中检测到的11种聚合物类型均存在与表层海水中。这些塑料类型均为工业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塑料材料。(2)东海与陆地相连,其微塑料污染受陆源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较大。东海的采样区域分成两部分,北面的N区域(长江口及其以北采样区)和南面的S区域(杭州湾外围海域采样区)。N区域的平均丰度为6.07 items/kg d.w.s.,高于于S区域的4.67 items/kg d.w.s.。N区域的微塑料丰度高于S区域的原因在于,N区域有长江的河水直接排入,而S区域的钱塘江水排入杭州湾后,再进入东海的采样区。并且,采样的时节为夏季,东海海面盛行东南风,东南风将河流排入海洋的污染物吹向北方。因此,N区域的微塑料丰度高于S区域。目前,关于塑料污染物从陆地向海洋的运输方面的研究较少。通过本研究可知,陆地河流是海洋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而滨海湖泊可以作为塑料碎片的缓冲区,对塑料碎片进行再加工与再分配。希望更多学者可以通过本研究激发更多的关于塑料从陆地向海洋运输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