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药紫金龙抗炎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9265358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苗药紫金龙抗炎活性有效部位化学成分,为阐明紫金龙药效物质基础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1)紫金龙用60%乙醇回流提取,浸膏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别用水和不同浓度乙醇梯度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过中性氧化铝柱,依次用氯仿、氯仿-甲醇、甲醇-水洗脱,洗脱液回收溶剂得氯仿组分,氯仿-甲醇组分以及甲醇-水三个化学组分;(2)选择经典的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作为体外抗炎活性评价模型,对上述三个组分进行抗炎活性筛选;(3)采用MCI、Sephadex LH-20、正反相硅胶、制备液相、半制备薄层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对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应用MS、NMR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氯仿组分及氯仿-甲醇组分能够有效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同时能降低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的含量,为紫金龙抗炎活性有效部位;从有效部位中共分离得到14个单体化合物,13个已鉴定的已知化合物分别为:vilmorrianine D(1),hemsleyaconitine G(2),hemsleyaconitine F(3),hemsleyaconitine A(4),hemsleydine(5),talatisamine(6),isotalatizidine(7),vilmorinine(8),panicutine(9),deacetylheterophyllodine(10),8-deacetyl-yunaconitine(11),14-O-veratroylneoline(12)和lipoyunaconitine(13),还有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2-O- deacetyl-vilmorrianone(14)它们均为生物碱类化合物。  结论:明确了紫金龙抗炎活性有效部位,并从有效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4个单体化合物,均为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11个属于C19-二萜生物碱,3个为C20-二萜生物碱,14个化合物全部为该植物首次分离报道。且有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研究结果为紫金龙开发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中药抗肿瘤药物的药效学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扶正(免疫调节)、祛邪(抗肿瘤)、减毒(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增效(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鉴于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特点,增效作用在药效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刺参酸性粘多糖(SJAMP)系由中药刺参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酸性粘多糖成分,其本身具有抗凝、抗肿瘤、抗转移、抗肿瘤血管生成、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前期初步试验表明SJAMP对化疗药物环磷酞胺的抗动物移植性肿瘤作
脑缺血是一种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脑组织维持正常代谢活动,需氧量巨大,但脑本身的无氧代谢能力及能量贮备能力极差,所需要
自从1987年超分子化学概念的提出,超分子化学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微反应器是超分子化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微反应器因为其对有机合成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及择型催化等特性被应用到合成方法学研究当中,常使用的的微反应器主要有:环状配体化合物空穴、分子聚集体、多孔固体。介孔分子筛是多孔固体分子反应器的一种,由于它具有均匀的孔径、大比表面积、易于掺杂的骨架结构的等优势,在催化、筛分、吸附等领域的应用不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雌激素受体(ER)激动剂己烯雌酚(DES)对胞内 CANP-1催化亚基 mRNA表达及细胞非贴壁生长的影响,以及 MEK/CANP抑制剂(U0126/ALLN)在雌激素上述效应中的作用,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