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障碍,运用传统中医理论与实践经验,采用走罐联合姿势控制训练治疗方法。以治疗后患者肌张力、平衡能力及步行参数等作为观察指标,根据随机平行对照原则,观察走罐联合姿势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并加以推广应用。方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3月1日-2018年08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设计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松动术、软组织牵伸训练、起立床训练、步行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气压治疗、针灸及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利用手法促通、多感觉输入,训练患者坐位、立位以及行走的姿势控制能力。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和疗程结束后进行改良Ashworth分级,Berg平衡量表,FAC步行功能的评定与评分,并记录患者康复期间的不良事件等。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组间比较用X2检验,四格表确切概率法,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4周后Ashworth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6周后Ashworth比较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Ashworth下肢痉挛评分分级与时间变化存在线性变化趋势(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Ashworth下肢痉挛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明显改变。治疗前,治疗组的Berg平衡评分为39.3±2.34分,对照组的Berg平衡评分为38.67±2.34分,两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评分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干预6周后,治疗组的Berg平衡评分为50.7±1.01分,对照组的Berg平衡评分为48.7±1.01分,比较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评分在治疗2周和4周后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干预2周后与4周后与前一阶段比较,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FAC步行功能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FAC步行功能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FAC步行功能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FAC步行功能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AC步行功能分级与时间变化存在线性变化趋势(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FAC步行功能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明显改变。10米步行速度测试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0米步行试验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周干预以后,治疗组患者的步行速度19.16±2.69(s)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4.31±4.3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从治疗前到干预4周后组内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预6周后组内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从治疗前到6周时组内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6分钟步行能力测试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6分钟步行能力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经过6周的干预,治疗组的6分钟步行能力为290.78±60.45(米)与对照组256.90±47.65(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从治疗前到干预4周后组内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预6周后组内出现统计学差异(P<O.05);对照组从治疗前到6周时组内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走罐联合姿势控制训练能加快患者平衡能力的恢复,更有效的促进下肢运动功能的提升,改善了患者的步行能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施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