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一半以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溶栓治疗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临床。溶栓后缺血侧脑组织重新恢复血流,但再灌注在挽救濒死的脑细胞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损伤,即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众多因素参与组成,目前研究发现主要包括:兴奋氨基酸毒性、钙超载、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等。其中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研究者研究的重点。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 B, NF-κ B)是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核蛋白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脑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在炎症、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F-κB激活后可诱导黏附分子、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增加,使白细胞在缺血区聚集、黏附、侵润,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FKN (Fractalkine)又称CX3CL1,是CX3C趋化因子家族中的唯一成员。FKN不仅是一种趋化因子,同时还兼有黏附活性,常表达在活化的血管内皮表面,在参与白细胞转运、黏附、加快炎性因子渗出,促进炎症级联反应发生等方而发挥重要作用。Rho激酶是小G蛋白Rho的重要下游底物,参与细胞粘附、迁移、平滑肌收缩及细胞骨架蛋白重构等方面具重要生理作用。作为一种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最初被用来缓解脑血管痉挛,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其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Rho激酶活性有关,通过增加缺血侧脑组织中eNOS的表达,舒张血管;保护缺血区神经元;抑制缺血区白细胞渗出,减轻炎症损伤。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损伤变化,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观察缺血侧脑组织中NF-κ Bp65mRNA. FKNmRNA表达,并以法舒地尔作为干预手段,探讨法舒地尔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方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方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300~330)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法舒地尔治疗组,每组30只大鼠,然后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又分为6h、12h、24h三个亚组,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参考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术前1h腹腔注射法舒地尔15mg/kg,再灌注同时同剂量再次给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同样方法腹腔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1ml/kg)。各组大鼠分别于再灌注后6h、12h、2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各组大鼠达到相应时间点断头取脑,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缺血侧脑组织中NF-κ Bp65mRNA、FKNmRNA的表达。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假手术组大鼠未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明显,法舒地尔治疗组同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模型组有所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缺血侧脑组织中NF-κ Bp65mRNA表达:假手术组三个时间点均有少量表达,三个时间点之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三个时间点表达均较明显,以24h表达最为显著;治疗组三个时间点其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缺血侧脑组织中FKNmRNA表达:假手术组三个时间均有少量表达,三个时间点之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三个时间点表达均较明显,以24h表达最为显著;法舒地尔治疗组三个时间点其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KNmRNA、NF-κ Bp65mRNA表达明显增加,参与了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加重了脑组织损伤;2法舒地尔能够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障碍,改善预后;3法舒地尔可能通过抑制FKNmRNA、NF-κ Bp65mRNA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减轻脑组织损伤,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