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孔多层IPMC驱动器的仿生柔性机械手设计与分析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IPMC)是一种可在低电压激励下发生响应的柔性电活性致动材料,具有力重比大,水下工作稳定、无噪音等特点,但位移和阻挡力低的缺点限制了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推广。因此,IPMC机电性能的提升对其在仿生机械手、机器人,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开展基于大孔多层IPMC驱动器的仿生柔性机械手设计研究,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以将IPMC应用于水下核电机器人的仿生柔性机械手为目的,根据机械手目标需求,提出一套IPMC性能提升方案。利用溶液浇铸法将通过对流自组装法得到的有序阵列的Si O2球引入掺杂多壁碳纳米管MCNT)基底膜内部,得到大孔多层的IPMC。为验证改进方案的合理性,制备不同类型的IPMC驱动器与之对比,并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结构、形貌、组分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驱动器电极形貌良好,MCNT与大孔均匀分布在基底膜内部,且各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其次,通过搭建IPMC机电性能测试平台,研究了所制备IPMC在交流电场下电压和频率对IPMC致动规律的影响,得到驱动电压与机电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与直流电场下IPMC的位移、阻挡力、响应时间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位移和阻挡力在一定范围与驱动电压成正相关;随着频率的增大响应速度得到提高,但位移和输出力有所降低;在5 V 0.15 Hz的激励下有较好的机电性能,但相对于直流电场下的性能、响应速度较差。总体来说,碳纳米管的引入提高了驱动器的力学、电学、机电性能,而大孔结构延长了驱动器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工作时间。并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了IPMC位移预测模型,利用ANSYS对驱动器的位移进行了仿真验证,有力的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最后,本文以性能提升后的IPMC驱动器为基础,通过对人手生理结构和运动机理的研究,设计了基于改性IPMC的五指仿生柔性机械手,并通过Workbench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从接触力学的角度确定手指的接触模型,分析机械手实现稳定抓取的必要条件。该机械手具有14个自由度,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和自适应性,可实现平行抓握和相交捏取两种抓取姿势,在抓取尺寸较大,形状规则的物品时表现的更为稳定,其最大抓握重量为5.5 g。
其他文献
近年来,超疏水柔性应变传感器由于其优异的防水、防冰、柔弹性、拉伸性和导电特性,在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和人体运动监测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超疏水柔性应变传感器存在制备工艺复杂、表面结构不稳定和防/除冰性能差等问题,限制其实际应用和发展。因此,立足于柔性应变传感器实际需求和超疏水/超滑表面技术的发展前沿,深入研究制备工艺、导电网络、表面结构以及传感性能,制备出兼具灵敏度高、应变感应范围
学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护理机器人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其中欠驱动姿态变换护理机器人以其功耗低、成本低、灵活性高的优点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下,从辅助失能、半失能人群完成坐-站-躺三姿态变换出发,分析了姿态变换机器人的机构构型,以减少驱动数量为目的,设计了一款欠驱动姿态变换护理机器人。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了姿态变换机器人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欠驱动姿态变
学位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由于其结构独特、传动高效,被大量应用于众多领域的装备中。而其工作环境多种多样,运转负荷时常变化,难以避免产生各种机械故障。其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轮齿磨损故障作为典型的分布式故障潜伏于系统全生命周期中,并且由于系统结构复杂,对其开展有效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非常困难。针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磨损故障损伤机理复杂不明,故障特征难以识别的问题,本文由系统动力学入手,聚焦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轮齿磨损
学位
机械臂在工作空间中运行时应保证其工作的安全性,其中包括机械臂自身运行的安全性和机械臂在与外部交互时的安全性。在对机械臂安全性的研究中,本文从三个主要的方面进行:(1)通过奇异性分析来规避机械臂运行时速度发生畸变的位姿;(2)通过机械臂的逆解与优化确保机械臂各个关节不会达到或者超出限位;(3)通过机械臂动力学分析、碰撞检测和后续的反应策略来确保机械臂在与外部交互时的安全性。通过速度、位置和交互这三方
学位
火力发电依然是当下社会的主要发电方式,灰库作为火力发电厂的重要配套设施,主要作用是收集并短期储存锅炉设备产生的飞灰,为保证生产效率,需要定期清理灰库。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入库清理的方式,效率低下且危险性高。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机器代替人工完成清理灰库这类高危工作成为可能。机器人清理时需要进入灰库内部,所以灰库内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对机器人实现自动清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灰库清理机器人作业需要解决的环
学位
创新设计的重要标志是解决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冲突。随着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参数间耦合关系凸显,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设计者难以客观地分析参数间作用关系,导致选取冲突双方对应工程参数的准确性不高,影响创新设计中冲突的求解。论文从物理量参数角度出发,分析系统物理量参数的映射及演化关系来进行工程参数的选取,并利用TRIZ工具解决冲突,形成LT矩阵索引参数映射及演化创新过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LT矩阵及其
学位
在高中阶段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是落实“‘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六个下功夫”等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师生关系融洽的有效手段,是优化学校管理的可行办法,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2022届高三级部“四重”导师制教学实践为例,对“四重”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分享和探讨,以期对高中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伴随现代科学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机械臂在制造领域承担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而冗余机械臂较之于传统六轴工业机器人,得益于其冗余自由度在灵活性和避障能力方面的巨大优势,其被广泛应用于人机互助/协同场景,故而引发对人机共享环境下人机安全交互问题的思考。旨在解决人机共融环境下安全交互问题,基于冗余自由度灵活特性,开展多障碍约束下的冗余机械臂避碰与运动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对于保障人机安全、扩展冗余机械臂场景
学位
随着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比能量、比功率的需求不断增加,频繁发生的电动汽车碰撞起火事件使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成为亟不可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机械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战。由于现有电动汽车内电池包仿真模型中关于电池单体的损伤预测研究较少,为了提升电池包碰撞安全性,研究电池单体及电池包的碰撞失效边界条件十分必要。因此本文基于锂离子电池单体机械完整性展开了关于电池单体、细致化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试验和仿
学位
热电池作为一种一次性电池,不可进行上电检测。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利用X射线仪采集影像后由人工进行判读筛选,此方法识别准确率与效率较低,易出现错判、漏判等问题,不利于热电池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评估。因此,本文分别以热电池整体和局部两类X影像作为检测对象,研究了电池内部装配特征识别与分类方法,最后开发了热电池内部装配特征识别检测系统软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热电池内部装配特征主要集中于电池堆,电池堆因装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