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分子多孔生物共混膜能否作为真皮支架替代物促进皮肤损伤愈合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高分子多孔生物共混膜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提供新的策略与理论研究。[方法]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壳聚糖(CS)、透明质酸(SH)三种主要材料以适当的混合比例和工艺技术制备成高分子多孔生物共混膜,此部分主要由合作单位进行研制。采用人皮肤进行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皮肤成纤维细胞,将分离培养、体外扩增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与高分子多孔生物共混膜进行共培养,通过观察皮肤成纤维细胞在高分子多孔生物共混膜上的存活情况、增殖情况来验证本实验所采用的高分子多孔生物共混膜的生物相容性及是否具有细胞毒性。以日本大耳白兔为动物模型,于24只日本大耳白兔背部两侧对称部位进行脱毛和消毒处理,随后以无菌手术刀在术区制造4x4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背部两侧对称全层皮肤缺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中植入高分子多孔生物共混膜)和对照组(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中植入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后对损伤部位的皮缘进行缝合、消毒、包扎,做好标记。术后定期观察白兔创面愈合情况并对创面进行换药,于术后1、2、3、4周对白兔创面进行拍照记录,并计算创面愈合率。于术后1、2、3、4周随机切取创面组织(每组每个时间点随机抽取6个样本),将取下组织随机分为4份,分别进行HE染色、CD31免疫组化染色、PCNA免疫组化染色及储藏备用。采用HE染色法观察其组织学结构、降解情况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从而判断植入真皮支架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是否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和具有细胞毒性;采用CD31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创面组织内血管增殖情况;采用PCNA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创面内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经皮肤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得到皮肤成纤维细胞,接种后3天可见皮肤成纤维细胞从贴壁皮肤组织块边缘爬行生长,呈现梭型贴壁细胞。分离接种后5天,可见梭型贴壁细胞有所增加,细胞明显增殖,出现克隆,接种后7天,可见梭型细胞排列规律,呈现极性。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与高分子多孔生物共混膜共培养,接种后3天,可见皮肤成纤维细胞于生物膜上正常生长,外观恢复梭型。实验组和对照组白兔创面均在4周时间内愈合,愈合情况良好,未见明显挛缩,皮肤弹性较好,伤后1周,两组创面愈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伤后2周对照组创面愈合较实验组快(P<0.05),伤后3、4周两组创面愈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伤后2周与同组伤后1周相比明显愈合(P<0.001),对照组伤后3周与同组伤后2周相比明显愈合(P<0.01),实验组伤后3周与同组伤后2周相比明显愈合(P<0.001)。观察创面血管新生情况,伤后2周,对照组创面CD31阳性率高于同组伤后1周,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3周,实验组创面CD31阳性率高于同组伤后1周,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2周对照组创面CD31阳性率高于实验组,同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伤后3周对照组创面CD31阳性率低于实验组,同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伤后4周对照组创面CD31阳性率低于实验组,同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增殖情况,两组创伤后1周创面出现少量细胞增殖,伤后2周,对照组新生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01),而实验组细胞数目增加不明显,伤后3周,对照组新生细胞数目轻微减少,而实验组新生细胞数目明显较第1周增加(P<0.01),伤后2周,对照组细胞增殖数目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1),伤后4周,对照组细胞增殖数目明显低于实验组(P<0.01)。组织片HE染色观察,两组创伤后1周左右真皮层可见粒细胞浸润,2周可见大量粒细胞浸润,随后粒细胞数目开始下降,对照组较实验组创面粒细胞浸润出现、峰值和消退均较早,3周时可见粒细胞数目明显降低;实验组创伤后1周可见明显生物膜层存在,3周生物膜已有周围组织长入,部分界限模糊不清,5周时生物膜与周围组织融合降解,已看不见界限,整个过程未见明显排异反应。[结论]皮肤成纤维细胞可贴附于高分子多孔生物共混膜上正常增殖,HE染色观察共混膜于白兔伤口内降解良好,未见炎性细胞的持续大量侵润,证明高分多孔生物共混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明显细胞毒性,无明显排斥反应。两组白兔伤口愈合情况均良好,从伤口愈合率的统计学分析看出,实验组白兔伤口愈合过程较对照组略微延迟,但都发挥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CD31免疫组化染色和PCN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支架材料均具有促进创面血管新生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管新生速度和细胞增殖速度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