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贫困涉及面较广,形成原因较为复杂。通过研究区域贫困和进行定量的分析可以在进行区域发展规划和项目实施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对于农村致富奔小康,发展区域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文主要研究了以泸水县为代表的高山峡谷地区与区域贫困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几个主要方面。分别探讨了区域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地形的垂直分带、地面坡度、土地利用、居民点到主要集镇的出行成本、公路交通之间的关系。研究中综合运用了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处理方法、分区汇总统计方法、空间叠加分析方法、道路网络分析的服务区分析方法,对泸水县的区域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统计数据空间化处理方法计将人口数据展布到地理空间上,运用地理空间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考查贫困发生率与主要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导致区域贫困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泸水县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区特征,其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受地形坡度、海拔、土地利用、道路等地理环境的制约。泸水县的区域贫困不是随机出现的,区域贫困的发生与地理环境因素有必然的联系,其中地面坡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在现有发展模式下,该地区的区域贫困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变。基于分析结果和现有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1)实施移民搬迁,适度推进城镇化;(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3)改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