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a Cas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2540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体形式,在传播文化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电影作为文化载体,体现着社会意识形态、个人价值观或信仰及风俗习惯等相关文化。欣赏电影的同时可以加深观众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然而,由于语言问的差异,大部分观众仅能通过字幕全方位把握外国电影的内容,欣赏其魅力。因而,一个新的翻译领域--电影字幕翻译应运而生。影视翻译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亦成为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地,开始受到翻译界的关注。   本文作者试图运用皮特·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分析电影《英雄》英译字幕。纽马克认为成功的翻译取决于交际效果的传达,以目的语和目的语读者为中心,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最大程度获得源语读者的感受。交际翻译注重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字幕翻译要考虑到源语语言结构差异和文化差异,以达到源语电影和译入语观众的有效交际。基于纽马克有效交际的论述,作者总结了指导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即易读原则、节减原则和等效原则。最后本文以影片《英雄》为例,分析以上三个原则如何体现在译者所采用的各种翻译策略中,以论证交际翻译理论运用于电影字幕翻译的可行性从而指导电影字幕翻译实践。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在上世纪80年代,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相机,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海鸥双反相机,当年售价100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几个月的工资。1985年,李克勤就买了一台雅西卡FS7,当时售价600左右,可谓奢侈,但这台相机的专业稳定性始终没有能够让他在拍摄时感到安心,于是在1986年,他又投入1600元“巨资”购买了一台尼康FM2专业相机,用来从事商业摄影工作
继汤婷婷之后,谭恩美是华裔美国文学中又一位深具影响力的作家,其处女作《喜福会》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学术界与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之后,她又创作了包括《灶神之妻》、《接骨师之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发生及使用依赖于语境,语境决定着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翻译学的本质则是研究两种语言的转换,作为一门有关语言使用的学科,翻译和语境的关系也势必十分密
杂志封面,纸媒广告,新闻报纸,教科书,多媒体教学,电子游戏甚至是超文本都已尝试使用语言模态和图像模态的结合取得意义的整合。国内外关于多模态话语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研究
模糊语言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之中,是自然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广义上说,精确是相对的,而模糊才是普遍的和绝对的。模糊语言在交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语用的
仿用成语大量使用于商业广告中,其形式言简意赅,方式新奇通俗,有效地增强了广告效果。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成语仿用进行举例、分类。但是这些研究尚未揭示仿用成语意义建构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