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生物学活动课设计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ljia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活动促发展”。生物学活动课以生物学知识为背景,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提倡核心素养的今天,如何通过生物学活动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呢?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年龄划分与让·皮亚杰(以下简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年龄划分对比后可发现,二者在年龄分段上基本吻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儿童的认知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又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当选择与学生认知发展相符合的活动内容,建立各个学习阶段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构建螺旋进阶的培养体系,以更好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研究首先参考了相关学者在活动课设计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生物学活动课设计的一般流程:活动设计前的分析(包括活动对象分析、活动内容分析)→活动目标确定→活动策略制定→活动实施→活动评价反思。接着,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基础教育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此分析,以“走近绿色植物”为专题,选择适合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以下简称幼、小、初、高)阶段学生的活动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活动主题,进行活动方案设计,具体如下:(1)幼儿园阶段的活动主题为“树叶‘印刷机’”,旨在通过该活动让幼儿学会拓印,初步认识树叶的形状;培养幼儿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实现对幼儿审美情趣的启蒙。(2)小学阶段的活动主题为“‘敲敲’留下叶的美”。此活动是建立在原来拓印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该活动让学生学会植物敲拓染工艺,进一步认识树叶的形状,了解到植物叶片中含有色素。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学会总结经验,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勇于探究和勤于反思的科学精神,以及审美情趣。(3)初中阶段的活动主题为“‘绿叶’牌氧气车间的秘密”。通过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活动课,学生对叶片的叶形、叶色已经有了认识。初中阶段的活动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叶片的功能,通过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绿色植物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并尊重自然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理性思维。(4)高中阶段的活动主题为“解锁树叶的‘指纹’密码”。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活动课,学生对叶片的结构和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高中阶段的活动课,难度提升,内容更加丰富,可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叶片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分离叶肉组织和叶脉的最佳方法,并制作叶脉书签。在发展已有素养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在筛选最佳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能力。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立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针对幼、小、初、高四个学习阶段进行上述生物学活动课的设计,并针对活动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探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生物学活动课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最后,笔者选择了小学阶段的活动设计方案进行实践,并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感受。通过分析和实践发现,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生物学活动课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上具有促进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以活动促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基于认知发展,促进因材施教的核心素养培育;(3)建立有机联系,促进各个学习阶段核心素养的生长。希望通过这样的生物学活动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学有所得,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提倡核心素养培养的今天,希望本研究能为今后的生物学活动课设计提供一些思路,为一线教师改革教学方式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为研究废弃电路板的破坏机制,采用扫描电镜对6个典型的废弃电路板材料断口进行形貌分析。电路板外观形貌具有白相似性,表现出分形的特征。基于分形理论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编
[摘要]目的:比较正畸医师与普通人对尖牙替代上颌侧切牙正畸治疗和正常完整牙列者的微笑审美差异。方法:选取以尖牙替代上颌侧切牙进行矫治的患者25例,分为两组,即单侧组(单侧尖牙替代)10例和双侧组(双侧尖牙替代)15例。选取完整牙列者20例为对照组。拍摄患者治疗后面下1/3微笑像,由正畸医师和普通人两组用VAS方法评价每一张微笑像吸引人的程度。结果:正畸医师与普通人对单侧尖牙替代患者的微笑美学评价有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成功的重要标志。介绍了长江大学《生产测井原理》精品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在眼部血管发生病变。由于前期病变没有明显变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等级之间差异性小,病情发展迅速,长期会导致病情恶化,最终导致视力下降,造成眼部失明。目前,在临床上眼科专家根据视网膜图像找到病变位置后再做出诊断治疗方案,这样依赖于临床经验可能会导致漏诊、误诊等情况。再加上某些地区的医疗条件受限和人工处理视网膜图像效率低的问题,可能使患者耽误了最佳的治
全世界每年因外伤、先天性发育不良、占位性病变以及骨疾病等因素造成的骨损伤和骨畸形患者,高达几千万之多,且每年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故而,急需要合理的修复方式及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