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的原型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la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著名的瑞士精神分析学派大师。本文以他的原型理论在中国文艺理论界的接受为研究对象,将其在中国的研究以时间为线索划分为三个时期,归纳出每个时期中国学者对荣格原型理论接受的重点内容,并归纳出每一时期的接受内容。绪论部分具体论述了荣格原型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本文对荣格原型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进行研究的意义。第一章主要以荣格原型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内容为主,梳理荣格原型理论产生的哲学渊源和原型的内涵,探讨荣格原型理论在中国传播的两种途径:著述译介和教材介绍。从荣格的原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状况分为三个时期,对原型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进行梳理。第二章探讨荣格的原型理论在主体性背景下的接受状况。在80年代“现代主义”的背景下,“人”被重新认识,这一时期提倡人的主体性建构,主体性思潮开始盛行。学界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话语资源,积极探索人的价值,对荣格的原型理论进行了初步接受,并影响了中国寻根文学和意识流小说的发展。第三章论述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原型理论在中国所发生的转变。90年代随着现代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时代背景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大众文化开始兴起,人的价值观开始失落,中国学者开始进一步挖掘荣格原型理论中的人文精神,以此唤醒人们逐渐失落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中国学者在这一时期开始运用原型理论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为中国提供了从另一种视角进行文本批评的方法。第四章主要论述在消费文化背景下,由于时代语境的复杂性,对荣格原型理论的接受既有现代性的一面,也有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一面。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步入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最突出的特征便是视觉文化,因此此时有学者将荣格的原型理论运用在对电影的分析中,分析电影中所呈现的那些富有象征意味的场景。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神秘主义的影响,也有学者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对童话进行新的阐释与解读。第五章论述中国学者接受原型理论的原因和意义。中国之所以接受荣格的原型理论,除了中国文论自身面临的困境,还因为荣格的原型理论与中国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由于对原型理论的理论建构还不完善,在接受过程中出现了无意误读的现象。
其他文献
<正>老年患者具有年龄大、血管壁脆性强、皮肤松驰、静脉窦多、血管不直的特点,如使用以往的头皮钢针,极易对血管壁造成损伤。而致药液漏人皮下,造成局部组织红肿、坏死、脉
会议
<正>目的:将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向成骨和成血管方向分化,体外探讨合适的共培养比例及两种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体内探究双向诱导分化的ADSCs共培养体系联合RADA16-Ⅰ
会议
智能天线技术可以极大地增弼卫星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讨论应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的智能天线技术,提出了利用智能天线技术的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的两种可能的系统实现方案。从
近年来,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双重市场背景下,以本地第二和第三产业对公信贷业务为主的城市商业银行,不约而同地向个人消费、个人经营和小微企业经营等零售领域转型发展
<正>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及其由此引发的问题行为一直都是社会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孤独感受到个体自身特征和社交因素的共同影响,但从个体和人际
针对目前应用的自动抄表系统可靠性和实时性差的弱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兴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的自动抄表方案。该方案利用GPRS的Internet接入功能,通过RS485总线实现对多采集点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由于具备了传输速率高、数据吞吐量大、通信实时、可靠性高等优点,本系统在仪器仪表的远程监控及数据的遥控遥测方面具有很高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针对传统幅值最优及其抗干扰技术存在的问题,基于新的幅值最优模型,提出了PI求解方案。与传统的幅值最优及抗干扰PI整定公式相比,新的PI整定公式,减少了所需特征参数的个数,新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