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基于专家访谈与座谈、医案按语归纳和专家医案判别等研究,总结提炼冠心病痰瘀证辨证策略。研究方法(1)专家深度访谈围绕冠心病痰瘀证辨证策略主题,选择4位中医心脑血管知名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即无结构式访谈。在访谈之前,系统收集整理专家关于冠心病痰瘀证的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形成《文献荟萃集》,供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与拟定专家访问提纲。每位专家访谈时长约90分钟左右。(2)专家座谈按照北方片区、中东片区、西北片区、南方片区划分的方法,分批邀请心脑血管领域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在北京、郑州、西安、武汉四个城市各召开一次专家座谈会。专家们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与研究心得,围绕冠心病痰瘀证辨证策略主题进行交流。(3)医案按语研究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3)”筛选出冠心病痰瘀证医案、冠心病痰瘀证兼其他证医案、冠心病痰证医案、冠心病血瘀证医案。收集医案按语中关于冠心病痰瘀证辨证策略的内容,并提炼出冠心病痰瘀证辨证策略。(4)医案判别研究通过查阅100本古籍与首届、第二届国医大师发表的论文与书籍,分别编成《古代胸痹医案集》和《国医大师冠心病医案集》。基于这两本医案集,由2名研究者根据医案筛选标准、证规范方法及医案是否存在辨证难点对冠心病(胸痹)医案进行初筛。然后,由第3名研究者根据医案筛选标准对61则医案进行二次筛选。从入组的医案中随机抽取古代胸痹医案、国医大师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及国医大师非痰瘀互结证各一则形成医案判别问卷。采用现场调查方式进行专家医案判别。专家医案判别数据统计方法以频数分析为主。研究结果(1)基于专家访谈与座谈的冠心病痰瘀证辨证策略研究结果在北京共对3个省市(湖北、北京、江苏)3家单位的4名专家进行了个人深度访谈,形成76345字的深度访谈录音逐字稿。同时,课题组共召开4次专家座谈会,参与座谈会的专家共83名,来自29个省市57家单位。其中,男性专家52名,女性专家31名,正高职称专家78名,副高职称专家5名。最终,形成74747字的座谈会录音逐字稿。基于专家访谈和座谈,归纳出16个辨证策略:“舌苔腻者,多为痰证”、“胸闷伴见舌苔腻者,多为痰证”、“脉滑重按有力者,多为痰证”、“体形肥胖者,多为痰证”、“舌质暗者,多为血瘀证”、“肌肤甲错者,多为血瘀证”、“面色黧黑者,多为血瘀证”、“年迈者,多为血瘀证”、“病势缠绵或加重,多为血瘀证”、“血液循环障碍者,多为血瘀证”、“胸闷痛者,多为痰瘀”、“舌脉症互参,重视舌象地诊断痰瘀证”、“西医诊断为冠心病者,多为痰瘀证”、“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多为痰瘀证”、“见痰勿忘瘀,见瘀勿忘痰”、“化痰活血药治疗有效者,为痰瘀”。(2)基于医案按语的冠心病痰瘀证辨证策略研究结果在“古今医案云平台(v1.3)”中检索到医案按语中有痰证和(或)血瘀证辨证策略描述的医案共27则。其中,冠心病痰瘀证医案3则、冠心病痰瘀证兼夹他证医案18则、冠心病血瘀证医案4则、冠心病痰证医案2则。基于医案按语,归纳出7条冠心病痰瘀证辨证策略:“病程久者,可为痰证”、“工作劳累者,可为痰证”、“冠脉介入术后者可为血瘀证”、“年迈者,多见痰瘀证”、“病程久者,可为痰瘀证”、“工作劳累且厚食肥甘者,多为痰瘀证”、“舌苔腻、舌质暗者,多有痰瘀证”。(3)冠心病(胸痹)医案专家判别研究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医案28则(含古代医案10则和当代医案18则),包括痰瘀证医案9则,痰证医案9则,血瘀证医案5则,非痰非血瘀证医案5则。共发放医案判别问卷61份,纳入57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纳入的分析专家平均年龄为48.9±8.5岁,其中副高级以上专家占总人数89.5%。在10则古代医案的原证诊断中,医案出现率排名前三位的证诊断分别是痰证(6/10)、气滞证(6/10)、阳虚证(4/10),并且没有出现血瘀证。专家辨证结果中,痰证医案出现率最高(10/10),气滞证、气虚证、血瘀证的出现率较高,均为9/10。辨证结果一致率排名前三的证诊断分别为阴虚证(5/6)、痰证(27/34)、火热证(12/17)。痰证、血瘀证、气滞证、气虚证多诊出率排名前四,分别是12/23、27/57、8/22、17/50。在1 8则当代医案的原证诊断中,医案出现率排名前三位的证诊断分别是血瘀证(14/18)、痰证(12/18)、火热证(7/18)。专家辨证结果中,气虚证、血瘀证、痰证的医案出现率较高,分别是18/18、18/18、17/18。辨证结果一致率排名前三的证诊断分别为血瘀证(73/90)、气虚证(20/28)、痰证(54/80)。血瘀证、气虚证、痰证、气滞证多诊出率排名前四,分别是14/24、48/86、15/34、28/80。血瘀证辨证依据频次排名前五的辨证依据分别是胸痛(43次)、舌质暗(30次)、胸闷(19次)、舌质红(14次)、舌生瘀斑(13次),累计频次占总频次的47.2%(119次/252次)。痰证频次排名前五的辨证依据是胸闷(33次)、滑脉(28次)、腻苔(24次)、咳/吐痰(14次)、胸痛(12次),累计频次占总频次的43.9%(111次/253次)。痰证与湿证的辨证依据相似度高。比较专家填写的痰证与湿证辨证依据,湿证的特点是下肢浮肿及大便黏滞,痰证则以咳痰与弦脉为特点;血瘀证与气滞证的辨证依据相似度高。气滞证主要临床表现是烦躁,并存在情志不畅的诱因;血瘀证主要临床表现有舌象暗、舌生瘀斑、面色暗。比较专家填写的辨证依据,最终形成16条冠心病痰瘀证辨证策略,分别是“胸闷者,多为痰证”、“舌苔腻者,多为痰证”、“胸闷伴背痛反复发作、大便黏滞者,多为痰证”、“纳呆伴头晕者,多为痰证”、“滑脉者,多为痰证”、“弦脉者,多为痰证”、“胸痛伴心悸、沉脉者,多为痰证”、“咳/吐痰涎者,多为痰证”、“胸闷伴头晕、头重者,多为痰证”、“胸痛伴咳/吐痰涎者,多为痰证”、“疼痛者,多为血瘀证”、“舌质暗者,多为血瘀证”、“参考冠心病(胸痹)疾病诊断,形成血瘀证诊断”、“舌生瘀斑者,多为血瘀证”、“面色黯者,多血瘀证”、“病程久者,多血瘀证”。研究结论通过系统研究冠心病痰瘀证的辨证策略,共得出冠心病痰证辨证15条,冠心病血瘀证辨证策略10条及冠心病痰瘀证辨证策略10条。这些策略涉及“抓主症”、“但见一症便是”、“参考病机”、“四诊合参”、“微观辨证”、“试探性辨证”6种辨证策略类型。结合临床医生接诊的常规流程,形成冠心病痰瘀证临床辨证流程,提出了冠心病痰瘀证类似证型的鉴别要点。发现专家重视基于客观性高的辨证依据、病机理论形成辨证结论。本研究采用访谈与座谈研究、医案按语研究与医案判别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辨证策略,为系统研究辨证策略探索了实用性强的研究方法,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