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原有的财政体制已不顺应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管县”财政体制应运而生,旨在缓解县级财务艰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省管县”财政体制将一些由市管理的县,改为由省直管。实施省管县的县市大多是一些财政困难县。省管县对于缓解财政困难,明确收支责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山东省通过借鉴其他省份,开始实施省管县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本文以山东“省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山东“省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搜集了大量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献,然后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在引言部分,进行理论基础的解析,包括财政分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等,结合省直管县对县域公共产品供给、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及县域民营经济的影响,分析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再次,通过对山东省“省管县”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现状描述,应用计量经济学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7-2013年山东省改革县市的相关数据,分析“省管县”财政体制对县域GDP的影响,进而探索“省管县”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影响。然后根据计量结果,分析山东省“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包括“省管县”财政体制本身及改革县市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山东省应该进一步明确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通过学习一些优秀经验,优化“省管县”改革的各项举措;赋予地方政府财权,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最后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全面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