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源泉,自2012年以来我国越发重视创新的作用。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出台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国家之所以重视创新,是因为创新不仅可以产生先进的技术,而且可以带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目前,我国的创新指数排名已从2012年世界第34位上升至2017年的第22位,足以看出国家对于创新的重视已取得成效。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在面临融资约束问题的同时,也一直享受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的好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当高新技术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政府补贴是否发挥了调节作用、缓解了融资约束,同时探讨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与路径。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对政府补贴政策的制定、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创新绩效等方面提供理论与事实依据。因此,有必要分析融资约束产生的原因、政府补贴的作用机制,研究融资约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界定了融资约束、政府补贴、创新绩效等相关概念,并概括了相关理论。其次,在文献与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融资约束、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并提出了研究假设。然后,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以及创新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特点与问题。再次,经过严格筛选,选取333家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利用2012-2017年微观数据,构建了因子分析模型以及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本文的因变量既包括因子分析构建的综合创新绩效指标,又包括直接经济效益指标-营业收入和间接创新产出指标-专利申请数。自变量为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而调节变量是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此外,鉴于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在融资约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方面的异同。在对全样本高新技术企业实证研究时发现,融资约束对企业综合创新绩效、营业收入、专利申请数均产生抑制作用;政府补贴对企业综合创新绩效、营业收入、专利申请数均产生积极作用;政府补贴的调节效应显著,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但是,由于针对专利申请数的回归模型,其拟合优度较小,因而将此确定为研究假设未得到验证。随后,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东部地区得出的结论与全样本基本一致。而在中、西部地区,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政府补贴的促进作用也与全样本相同。但是,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并没有产生调节作用,不能缓解融资约束问题。最后,根据得到的实证结果与结论,建议政府应该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标准、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实施精准补贴,建立有效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企业应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补贴资金利用效率,制定长远发展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