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工业革命以来,受机器影响所致的西方社会动荡、变迁以及文化领域的相关回应由来已久,但为什么直到20世纪才引发了早期现代主义机器美学的产生?这类机器美学又是如何得以明确的?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试图找到较为系统、合理的解释。并希望有助于加深理解20世纪初建筑领域中与机器美学相关的一些现象。 作为背景追溯,本文首先对机器-技术在19世纪中叶之前引发的西方社会变革做了简要介绍。这些影响作用经历长期的积淀,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并终于在19世纪中叶引发了对机器进行强的强烈抵制。其中文化艺术领域出现的代偿作用——工艺美术运动就是典型代表,也是一个推动历史转折的关键事件。20世纪初的早期现代主义先锋艺术家正是借助对工艺美术运动的浪漫式倒退的批判来树立自己的时代审美观点。我们已经知道审美不是一成不变的,机器文明带来了社会思想意识方面的转变,虽然有惯性的抵制,人们还是逐渐认同机器所象征的价值观。先锋派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反对工艺美术运动对机器的敌视,他们敏感地意识到机器-技术这一社会条件将带来新的元素和新的形式。作为对时代精神的表达,他们通过理论和实践,使人们对机器在社会生产中的认可从一种潜意识的状态提升到明确的主观注意行为,并且逐渐脱离抽象、模糊,最终得以具体化形成明确的机器审美观点。而其实质则主要是一种符号化的时代精神象征,其内在价值判断较其外在形式更为重要。另外本文还论述了外在形式内化产生的对古典纪念性和材料真实表达方面的反思。 简而言之,本文主要根据历史的时间线索,从思想意识方面入手对20世纪初期的机器美学现象进行了解释性说明。